第1401章:門口的野蠻人!(2 / 2)

在回到半山彆墅。

楊銘剛才已經讓林秀芝通知梁淑宜到淺水灣半山彆墅見他。

現在楊銘剛剛下車,林德鐘過來說道:“楊少,梁總經理來了。”

楊銘點點頭。

來到花園那裡,很快看到梁淑宜。

梁淑宜還是短頭發,一副女強人的模樣。

不過,楊銘一年到頭也沒有見對方幾次。

但是,每次見對方,梁淑宜感覺都是很重要的事。

“淑宜,此次我去瓊海三婭度假,發現了一個音樂天賦很不錯的年輕人。”

老板楊爵士給亞洲唱片公司推薦新的人物?

梁淑宜也是很高興。

“老板,在哪?”

這個時候,羅霖,朱美,還有羅霖的女兒被帶了過來。

這三人已經得知,楊先生平常就是住在這裡。

而且,這裡都是楊先生一家人住的地方。

這裡很安靜,看出去都是樹木。

但是,在這裡,可以看到遠處的大海和一片片的山,看起來特彆不錯。

“這位是亞洲唱片公司總經理梁淑宜小姐。”

羅霖,朱美沒想到,剛剛來到香江,楊先生就讓他們見梁淑宜。

他們是聽說過梁淑宜的。

“你好,梁總經理。”

羅霖和朱美分彆向梁淑宜打招呼。

梁淑宜第一眼看到這倆人,發現這倆人倒是沒有太出奇的地方。

“這位是羅霖,這位是羅霖的女友朱美。淑宜,我是這樣想的,羅霖各方麵不錯,但是,暫時還不適合出道,你先在香江找各個老師教他。”

現在羅霖算是出道了嗎?

還真的不算。

對方隻是酒吧的駐唱而已,連唱片都還沒有出過。

但是,此次來到香江,楊銘就是想讓他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方音樂,還有各種各樣的樂器和風格。

所以,對方還不適合出道。

等到時機成熟,楊銘再讓他們回大西北采風,或許到時積累到更多音樂方麵的知識,這對於羅霖來說,他的未來會是更加成功。

梁淑宜已經明白了。

這是一個籌備人才。

“朱美,你有什麼打算?”

朱美也是出自音樂家庭,現在也是流浪女歌手,但是,曆史上,她為了羅霖的音樂之路,主動放棄了自己的音樂發展。

“楊先生,我準備親自帶女兒。”

這個女兒是羅霖和前妻的女兒,對方能夠那樣做,確實很不錯了。

“也不用那樣,在香江最多就是菲傭,你們完全可以找到菲傭照顧她,香江的菲傭也不貴,你們也有時間放在音樂上。”

剩下其他事。

楊銘就不說了。

梁淑宜在這個音樂圈已經很長很長時間了,她見過各色各樣的人。

但是,他知道,香江有潛力的歌聲,甚至從國內來有潛力的歌聲,像張牆這些,都是楊銘給她推薦的。

而現在楊銘推薦的羅霖,雖然她還沒有看出什麼來。

現在她和羅霖談起音樂的時候,才發現,還真的有些不一樣,得知對方十多歲就跑出來,然後流浪在國內各大城市,也成為幾個樂隊的成員。

梁淑宜知道對方音樂這方麵已經經曆過許多,但是,還是不行。

按照現在來培養,是讓他接觸各種各樣的樂器和音樂。

“羅先生,朱小姐,我們會按照公司的儲備人才的福利來給你們安排的,除了一套房,固定的薪資外,你們什麼都不用擔心,隻要專心研究音樂就行。”

在梁淑宜看來,隻要到時羅霖出道,成功之後,也就是公司的搖錢樹,那麼前期的投入根本算不上什麼。

讓羅林和朱美沒想到,此次過來香江,還真的什麼都不用擔心。

但是,這裡給他們的感覺,就如同另外一個世界一樣。

除了繁華,就是很多很多的高樓大廈。

倆人當天下午帶著女兒離開淺水灣半山彆墅,然後被安排到九龍一處公寓住下。

其後,他們很快就被安排進行訓練,和接觸各種各樣的音樂。

期間,楊銘也不再去關心。

但是,他知道或許在他的作用下,羅霖可能比起曆史上的叨郎會是更出名。

。。。

1994年。

此時,國內開始流行口服液。

楊銘並不關注,而是在關注另外一件事。

在1993年前後,萬可旗下有55家附屬公司和聯營公司,遍布全國12個城市。

萬可被批準在香江發行b股。

當時“大陸概念”在香江炙手可熱,估計可得4.5億元港幣。

王實躊躇滿誌。

在籌劃會上,香江渣打銀行一位年輕的基金經理瞪著很大的眼睛問王實:“王總,你們萬可到底是做什麼的?”

王實後來說,是這句話一下子點醒了他。他回家拿出計算器好好算了一下賬,把萬可從1984年到 1994年的貿易盈虧相加,結果得出的數字居然是負數。

他旗下的很多產業看上去都前景美好,而實際上卻成長乏力,他也根本沒有將之整合壯大的能力。

如果說那位年輕基金經理讓王實開始思考多元化與專業化的問題,那麼,另一個人則用更極端的方式來“教訓”他了。

1994年3月30日上午10點30分,鵬城最大的證券公司駿安證券的總經理張國青來到王實的辦公室,他隻坐了5分鐘就離開了。

王實被告知,駿安已經聯絡了萬可的部分股東,準備對萬可的經營戰略投不信任票,並建議改組董事會,新聞發布會將在兩個半小時後召開。

兩年前才創辦的駿安是一家“深不可測”的證券公司,擁有強大的背景資源。

1993年,它承銷萬可b股,成本在每股12元,結果推銷不力,股票上市價每股隻有9元,它手中壓了1000萬股。

按王實的揣測,張國青此次襲擊萬可,就是為了炒作改組新聞,拉抬股價,然後乘機出貨減虧。

而張國青用來攻擊萬可的題材就是萬可的多元化模式。在已經擬好的《告萬可全體股東書中,駿安指責萬可的產業結構分散了公司的資源和管理層的經營重點,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競爭。

作為萬可b股的承銷商,張國青對萬可的經營動態以及王實的多元化反思其實早有耳聞,他的出手可謂擊中要害。

這是國內企業史上股東與董事會的第一次直接對抗,因此它被稱為“駿萬事件”。

被逼到了牆角的王實自然不肯束手就擒,他當即想儘一切辦法,先是穩住一部分參與倡議的股東,然後向鵬城交易所提出緊急懇請,以“防止人為操縱股價異動”為理由,要求停牌萬可。

在之後的幾天內,張國青與王實各顯其能、隔空交戰,媒體一時沸騰,股票卻硬是被停牌了整整4天。

實際上,現在楊銘,帝國集團,還有蛇扣港等都是萬可集團的大股東,但是,現在駿安集團很明顯是想聯合其他股東把王實趕跑,或者是故意炒作萬可股票,從中牟利。

但是,王實知道,隻要楊爵士一句話,那麼萬可就沒有任何問題。

王實親自坐車前來淺水灣半山彆墅見楊銘。

在花園那裡,楊銘見到王實,也聽到現在王實說起萬可得情況。

在楊銘看來,這樣的大戰,其實在香江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

楊銘認為,在客觀上,這也最終迫使萬可和王實下決心走專業化的道路。

王實要賣掉了飲料公司、揚聲器廠和供電服務公司,而將全部心思放在房地產上。

楊銘就萬可事業的戰略準則:一是“兩個70%原則”,即萬可集團70%的盈利必須來自房地產,而城市居民住宅項目又必須在房地產業務中占到70%,這使得萬可的主業特征十分清晰;二是“高於25%利潤不做的原則”。

在國內市場,房地產業從一開始就是暴利行業,幾年前,萬可隻要一拿到土地批文,就有超過100%的利潤,當時的房產界更有“低於40%利潤不做”的行規,王實的這個原則讓萬可規避了高風險,加強了公司適應經濟周期的能力,培育了公司的競爭力。

此次,王實過來,楊銘親自點醒對方,對方隻要經營好房地產就行,再涉及到其他行業,營業額看起來好看,實際上利潤並不高,反而容易遭到其他人攻擊。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