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ICQ和QQ的出現!(1 / 2)

王實和楊銘見麵後。

王實發現自己在商場上還是嫩了許多,相比起楊先生在香江商業上的一係列成功,確實是無法相比。

當王實離開香江,回到鵬城的萬可總部,立刻宣布把一係列子公司處理掉,要麼賣掉,要麼直接處理掉。

這些子公司,基本上都是不賺錢,反而成本很高。

宣布把這些子公司處理掉,然後專心經營地產業,也就是說,在這一刻開始,萬可的重心往地產業方向發展。

王實這一係列做法,立刻獲得大小股東的支持,而駿安證券公司的張國青,他知道已經輸了,而且輸得很慘。

很快。

時間進入到四月份。

時間來到1994年4月6日。

星期三。

楊銘來到香江科技園區。

因為今天這邊,有新的成果出來。

正是和即時通訊軟件有關。

在九十年代初,楊銘就提出要研發自己的即時通訊軟件。

實際上,他是想到了曆史上的qq,而qq的前身則是摹仿以色烈的icq。

曆史上,1996年,三個以色烈人維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聚在一起,決定開發一種使人與人在互聯網上能夠快速直接交流的軟件。

他們為新軟件取名icq,即“i seek you我找你”的意思。

icq支持在inter上聊天、發送消息、傳遞文件等功能。

他們成立了mirabilis公司,向注冊用戶提供互聯網即時通訊服務。

icq的使用用戶快速增長,6個月後,icq宣布成為當時世界上用戶量最大的即時通訊軟件。

在第7個月的時候,icq的正式用戶達到100萬。

1998年,icq被m國在線以4.07億美元收購,此時其用戶數超過1000萬。

在1998年,m國在線aol購買下icq以後推出更多功能的99a、99b、2000等版本,但同時於icq內加插了廣告。

內建了搜索功能使軟件變得臃腫,加上不太受歡迎的廣告欄,且msn messenger、skype等軟件推出,令使用icq的人有下降的趨勢。後來mirabilis公司推出了簡化版的icq lite,隻含有icq最基本的功能。

曆史上,1999年2月由麻花藤的塘汛自主開發的基於inter的即時通信網絡工具oicq。1999年10月,就在oicq席卷國內即時通訊市場之時,一紙律師函發到了剛剛成立3年的塘汛公司。

icq的母公司m國在線aol起訴騰訊侵權,要求oicq改名。麻花藤急中生智,將oicq改名為qq。

但被指出侵權行為,2000年11月塘汛推出qq2000版本,oicq正式更名為qq。

除了名字變化,塘汛qq的標誌卻一直沒有改,一直是小企鵝。因為標誌中的小企鵝很可愛迷人而且很受女生的肯定,用英語來說就是cute,因為cute和q是諧音的,所以小企鵝配qq也是一個很好的名字。

此時,以色烈那三人自然還沒有研發出icq。

但是,香江科技城這裡,帝國集團旗下的科技公司,已經成功研究出icq公司,也就是這個即時通訊軟件。

這個即使通訊軟件,經過內部測試,已經可以在內部使用,但是,現在還沒有對外公布。

楊銘過來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現在的icq,他感覺更像是未來十多年後出現的qq,可能是因為楊銘把前世看到qq說出來後,這些編程人員也就是按照楊銘說得進行設計。

“老板,你真的是一個天才,沒想到,你居然想出來的即時通訊軟件,確實非常方便,隻要有電腦和網絡就可以即時通訊,比起手機短信還要方便,最重要不用錢,免費的。”

但是,他們想不明白,免費的即時通訊係統,那豈不是相當於革了自己的命?

畢竟,現在香江的電訊公司是楊銘和帝國集團的產業。

楊銘則是看向他們說道:“在未來,流量就是錢,而且是源源不斷的錢,而流量就是客戶。”

這句話,楊銘和很多人解釋過,想不明白的,當然知道是什麼。

想不明白的,可能還是想不明白。

但是,楊銘知道,曆史上的qq想賺錢真的太容易了,什麼會員,皮膚外,還有引入的遊戲,廣告等等都是非常暴利的。

特彆是遊戲,當時引入遊戲,立刻賺了許多公司賺不到的錢。

因為曆史上的qq流量真的太大了,基本上每一台電腦,每一台手機都會安裝。

此時,楊銘看了自己公司研發出來的即時通訊係統,他發現真的很不錯,和2000年之後的qq已經沒有多大區彆的。

“很不錯,和我想象中一樣。”

此時,楊銘則是打算把icq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是國外的,一部分是國內。

國外則是以icq為主,國內則是改成qq。

當然,國內的qq,到時將是獨立公司,和icq公司平等的。

曆史上的icq公司並沒有發展起來,甚至錯過即時通訊發展的機會,雖然是最先流行,但是,很快被其他公司給打敗。

而qq在國內,至始至終都是霸主,從來沒有一款即時通訊軟件能夠超過它。

即使後來出現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icq公司將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以香江為母公司,但是,在各國成立分公司,重點是東洋,m國,以及歐洲各國。一部分則是在國內,將在鵬城成立母公司,主要市場就是國內。而且,這兩家公司都是獨立的,財政,法人等等全部都是獨立。至於你們,可以去國內鵬城的公司,也可以留在icq公司。”

他們想不明白老板為什麼要那樣分,但是,他們知道老板那樣分,肯定有原因的。

雖然現在香江已經有互聯網基因,但是,香江的人口還是不多,即使現在將近千萬人口,還是差遠了。

國內十多億人口,而海外其他國家,人口都不少。

也就是說,他們覺得老板那樣分,可能是為了區分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

現在分開兩部分。

楊銘留下兩位負責人。

這倆人都是研發icq的負責人。

一位是總經理凱奇,一位典型的y國白人,但是,他在帝國集團工作很多年了。

一位是副總經理林晟,他是香江本地人,但是,在海外留學回來。

“凱奇,你繼續擔任icq母公司的總經理,但是,你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除了z國國內之外,儘可能拓展海外市場,重點市場是東洋,m國,以及歐洲各國,除此之外,其他國家也不能忽視。”

“是,老板。”

“前期來說,肯定是要燒錢。但是,你不用擔心,等到icq的下載量越來越高,那麼這些就是流量,就是錢,等突破一千萬,一億下載量,甚至越來越多,到時icq的重要性就越來越大。”

你可以想象,全球幾十億人口,如果越來越多人都在用icq這一款即時通訊的軟件,就可想而知帶來的恐怖。

當然,前期絕對是不能想著賺錢。

曆史上,icq就是因為這樣,才導致失敗的,而且,一開始就插入太多的廣告,導致出現臃腫,那麼客戶肯定會卸掉的,甚至會有新的即時通訊係統取代這一款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