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堡壘往往最先從內部攻破!(2 / 2)

約翰.馬凳是棄陸登舟。

這也就導致了曆史上的包裕剛能夠吞掉會德豐洋行。

據統計,到1983年,會德豐旗下,僅會德豐船務一家航運公司,其船隊已增至29艘,載重量139萬噸。

可惜,踏入20世紀80年代,世界航運業已逐漸陷入衰退,會德豐集團因而深受打擊。

1981年度,會德豐除稅前贏利是14.31億港元,到1983年度已急跌至3.68億港元。

當年,約翰.馬登在公司年報上沉重地宣布:“本集團之主要航運附屬公司,會德豐船務國際有限公司經曆最困難的一年。”

曆史上,1984年,負債累累、麵臨清盤威脅的會德豐船務被迫將所擁有的船隻賤價售賣。會德豐船務的困境觸發了會德豐集團兩大股東馬登家族和張玉良家族的矛盾。

原來,1981年會德豐船務曾向丹麥訂購兩艘貨輪,總值約4億多美元,惟船隻尚在建造期間,全球航運已進入不景氣,會德豐船務備受壓力。

1983年,會德豐船務想向同係的置業信托尋求約1200萬美元的財務支持,但被以張玉良家族為大股東的置業信托所拒絕,迫使會德豐船務隻好向母公司借貸400萬美元以解燃眉之急。為此,會德豐兩大股東矛盾激化。

1984年,張氏家族一要員主動辭退會德豐董事職位,理由是集中管理會德豐旗下的置業信托係公司。

這樣形成兩大家族在會德豐集團內部的分工,馬登家族主管會德豐、會德豐船務、聯合企業、連卡佛等;而張氏家族則.專責置業信托、聯邦地產、夏利文發展等地產公司。

表麵上雖如此,但內裡則虎視眈眈,兩大家族逐漸勢成水火。

當時,張氏家族一要員雖已辭退會德豐董事職務,但在董事局中張氏家族的影響力仍相當大,以投票權計算,張氏家族比馬登家族還多10%。

其時,約翰.馬凳已無法控製會德豐董事局。1984年底,市場更傳出兩大家族將正式分家,會德豐將改組。

約翰.馬凳因對香江前途信心不足,結果全力投資航運業,試圖以海外注冊、資產流動的船隊逃避政治風險。

可惜,入算不如天算,世界航運業低潮襲來,令會德豐船務瀕臨破產,並觸發會係兩大股東矛盾。

在失意之餘,加上年事已高,馬登遂再度意興闌珊,萌生退意。他將所持會德豐股權全部出售給南洋富商財團邱德拔。

現在會德豐洋行的,實際上更慘。

因為去年爆發嚴重的房地產危機,會德豐洋行的地產損失很大,基本上沒有多少資金回籠,更是沒有什麼利潤。

另外一方麵,約翰.馬凳又把1982年之前賣掉的許多物業,全部都投入到航運業裡麵,但是,全球航運業現在連包家的環球航運都受到很大影響。

以至於1982年,會德豐洋行年利潤已經突破到1億港幣了。

從1981年年利潤將近15億港幣,跌到1982年1億港幣。

除此之外,還欠下一千多萬美元的債務,希望張家支持,張家對於約翰.馬凳當初一心大力發展航運業,早就有很大的矛盾,一直非常反對,現在出現負債了,更不可能支持。

也正是因為這樣。

此時,無論是約翰.馬凳,還是張氏家族,雙方矛盾都很深。

而且,雙方都有意退出會德豐洋行了。

楊銘把他收集到的資料遞給麥裡思,麥裡思看完後都是很驚訝。

“老板,看來收購會德豐洋行的時機確實已經成熟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