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居者有其屋!(2 / 2)

有些私立像貴族學校,都是香江中產或者有錢家孩子讀的。

還有一部分像那些富豪以同鄉會的名義支持或者暫住讀的,像這些可能也沒有收什麼學費。

也就是說,總督府真正支持其實也就是公立學校那些。

1978年,麥裡浩推行九年免費教育政策,所有6至15歲兒童必需接受教育。

如今,楊銘提出的中小學教育計劃,甚至技校這些,規模還是很大的。

作為總督府,也隻能支持一部分,剩下隻能由帝國集團自己籌備基金。

“除了基礎教育,我準備在香江成立三所高等私立大學。”

當麥裡思得知楊爵士分彆投資1億美元成立東方大學,東方理工大學,香江科技大學的時候,麥裡思震驚地說不出話來。

如今,現在已經有幾所高校,隨著香江人口的暴漲,在他看來還是遠遠不夠的。

讓麥裡浩沒想到,楊爵士居然一次性支持三所高校,投資三億美元,這已經是將近20億港幣,怕是香江也就楊爵士一個人有能力做出這些事來。

對於楊銘要投資高等私立大學的事,總督府也是支持,但是,希望可以和Y國那邊溝通。

楊銘則是說道:“總督先生,我希望到時這三所成立,可以引入Y國高校的教育模式,包括引入Y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學院的名校教授到這三所大學任教。”

從這些高校挖教授,本來就是楊銘計劃中的一環。

這也是需要和倫敦方麵溝通好。

麥裡浩有些驚訝。

此時,他們把楊銘當成自己人,教育他們本來很重視,在他們看來,這也是屬於他們的一部分。

“楊爵士,我完全支持。”

聽到麥裡浩說完這些,楊銘知道除了這些外。剩下包括對於九龍城寨自來水問題,電力問題等等,這些都算不上什麼。

也就是關於九龍城寨裡麵普通收入階層居住問題。

70年代中期,一些中產市民既不希望入住質素較差的公屋,但經濟能力無法供款購買私人房屋,有見及此,麥理浩在1978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

但是,現在那些是香江真正低收入階層,幾十萬住在籠屋的普通收入階層。

因為是和香江地產商利益相衝突的,香江經濟又被房地產業給綁架了,麥裡浩真的沒有辦法解決。

“楊爵士,關於你說的這個,我實在無法幫忙。”

幾十萬普通階層的居住問題?

讓他怎麼解決?

像公屋租金也是非常高的,不是那些住在籠屋的居民支付得起的。

香江中產看不上公屋,又住不起高檔豪宅,那麼麥裡浩提出的居者有其屋也就出現了。

1978年,首批居者有其屋屋苑正式推出,它們分彆是葵湧悅麗苑、觀塘順致苑、柴灣山翠苑、何文田俊民苑、香港仔漁暉苑及沙田穗禾苑,當時這些單位的售價大約是12萬港元。

即使是12萬港幣,對於那些住在籠屋的人,當然也是一大筆錢。所以,對於這一部分人來說,麥裡浩實在沒有辦法,涉及到的利益又多。

如今,楊爵士居然和他提出來。

“楊爵士,你也知道,香江的貧富差距是非常大,富很富,窮很窮,但是那幾十萬住在籠屋的居民,基本上是新移民為主,我很難為他們解決這些問題。”

在楊銘看來,香江那麼多總督當中,麥裡浩確實算是比較有作為的總督,但是,涉及到那麼多的利益問題,他確實無法解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