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平衡朝中的各方?!
如何扶持新的勢力?!
如何讓官員被有效的監督?!
楊清源雖然此刻也居三品之職,但他不過隻是當個冀州平山郡的太守,執掌過越州的軍政,對於如何執掌中樞,是沒有經驗的。
“程青鬆,人如其名。不畏權勢,鐵麵無私,此改革之舉,利國利民,他是能夠支持你的。”
“你的座師,錢牧謙,他是個很傳統的儒家文人,畢竟是儒家浩天府的傳人,他雖然無心棧戀權勢,他是代表著越州錢氏及其他各族的利益。他又是個老好人。所以你隻需讓他穩住越揚集團便可。”
“其實我最擔心的是監察之權,都察院依舊是文官執掌,自糾自查,又怎麼可能查的清楚,查得乾淨?!”於延益對於這個問題沒有太好的辦法。
“其實,也不能說沒有辦法!”楊清源補充了一句,“讓都察院和朝廷其他的機關完全分離開來,便可!”
“分離?!”於延益好像有點明白了楊清源的意思。
“都察院在監察官員之時,會有官官相護之時,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現在的都察院,有時候不過是升遷的跳板,若是禦史下手太狠了,日後從都察院升至其他衙門,難免被人孤立。既然如此,那就讓都察院一係,完全獨立就好了!升遷任免都在都察院體係內,這樣官官相護的局麵便可以得到改善。”
一日為都察院禦史,終身為都察院禦史。
將監察和行政徹底地分離。
“善!”於延益一擊手掌,這個辦法確實行之有效,而且並不是空中樓閣。現任的都察院正程青鬆,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無論升遷任免,都在都察院內打轉。
如此便可人為的都察院從文官體係之中獨立出去。
都察院的禦史不會進入文官體係,那就徹底和文官決裂了。
文官在都察院的禦史眼中,就成了一個個行走的業績。
這般,監察的力度和效率也會大大增加!
……
於延益和楊清源說了一大堆,他在牢獄之中這些時間,並沒有閒著,悟通了道理,也理清了脈絡。
在這裡等著楊清源來,楊清源會是這個計劃的完善者和執行者。
“清源,其實,還有一件事。”
於延益飲儘杯中之酒,看向了楊清源。
楊清源無意之中的一係列行為,讓現在三權分立,製衡文官集團有了可能。
兵事上,楊清源為首的新武勳集團崛起代替了原本被太祖砍光的舊武勳集團,李承恩和楊清源代表的六軍都督府有足夠的能力和文官集團扳手腕。
監察原本是被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所瓜分的。
都察院一直是屬於文官體係,不過都察院正程青鬆持身守正,在他的帶領下,都察院的道德水平也是極高的。
而宦官集團中,主要就是暗六部中的東西兩廠和錦衣衛。沒錯,錦衣衛不是太監,但是他們確實屬於宦官集團。
司法,則是最不被重視的,從之前殘破幾近廢棄的大理寺就可以看出。
但是楊清源走了一步閒棋,現在看來成了神之一手。
刑律學院的弟子,成了大理寺這個執掌大周最高政法的最好選擇。
雖然還很稚嫩,但是隻要成長起來,就可以成為一方治政力量。
當然這個體係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他有一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楊清源。
無論是文官集團,監察體係,亦或是六軍都督府,楊清源在其中的含量太高了。
他一個人就可以影響到三大集團,楊清源在朝中,可以隨時破壞三權分立,製衡君權的格局。
更重要的是,這個計劃需要扶持吳王小十三上位。
魏王雖然年幼,但畢竟不是楊清源的弟子。
而十三悟性極高,宅心仁厚,乃是作為君主的最好選擇。
若是小十三的登基之後,楊清源便是帝師,以小十三對於楊清源的感情,必然是言聽計從。
“這個計劃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於延益此刻放下了竹箸和酒杯盯著楊清源,“在完成之後,你必須要削弱你的存在?!”
“我?!”楊清源愣了一下,他還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政治影響力。
被於延益一提醒,楊清源才猛然驚覺,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已經成為了大周政治場上的重要人物。
六扇門、大理寺依附他存在,天策軍、晉陽軍唯他馬首是瞻,連神武軍、神策軍也認可了他軍方代言人的身份。
而且楊清源是正統科舉出身,一甲進士,榜眼之尊。標準的文官出身,被文官集團所認可,乃至培養。文官之首的於延益對他如親傳弟子,文壇盟主錢牧謙是他座師。
他已經從政治新秀,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
也正是因為這樣,朱瞻坤才暫時不敢對楊清源動手。
冤殺於延益已經觸及到各方的底線,再對楊清源動手,那他的皇位也就坐不下去了。
所以,要對付楊清源,就必須有一個名正言順的借口。比如,楊清源行謀反之事。
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楊清源沉默了。
他沒想到,十年時間,他從一個武當山上的道士,變成了現如今大周權勢高峰之一。
短暫的沉默之後,楊清源也是瀟灑一笑。
“我本武當山一修者,權勢於我何加焉?!”
從武當下山入朝,不是為了追求權勢,隻是遵從本心而已。
“若是能放下肩上的擔子,策馬天下,笑傲江湖,也是一件美事啊!”
看到楊清源眼中的真誠,於延益欣慰無比,放聲大笑。
“哈哈哈!我果然沒有看錯人!”
於延益端起酒壇,將其中之酒一飲而儘。
“清源!我身無長物,唯有一身浩然正氣還算有點用處,但也已經替蘇覓洗練周身。此時,我已一無所有,唯有一言贈你!”
於延益身上的氣質大變,不複剛剛的瀟灑通透,而是威嚴厚重。
楊清源正襟危坐,“謹聽於師教誨!”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