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原地升級(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6890 字 1個月前

次日,楊平去CCU查房,檢查卡倫的術後情況。

楊教授的查房注定很多人圍觀,所以楊平剛剛在床邊站好,卡倫的病房裡已經裡三層外三層圍滿了醫生,不管是高年資的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醫生,還是年輕的博士、碩士、規培生、實習生,將楊平圍得水泄不通。

夏書彙報卡倫在CCU術後的病情,目前生命體征穩定,無需ECMO的支持,穩定的生命體征是依靠卡倫自己的心臟維持,這對卡倫先生來說是十分難得的。

在此之前,為了降低心臟的負荷,保留僅有的心功能,卡倫一直依靠ECMO維持生命,即使用醫療飛機轉運來中國時,卡倫依然是沒有脫離ECMO的支持。

現在做完手術,破爛不堪的心臟已經得到修補與重建,擁有正常的功能,完全可以支撐卡倫的生命。

聽完夏書的回報,楊平接過夏書遞過來的平板電腦,開始翻閱卡倫的各項最新檢查結果,患者的電子病曆資料更新總是比紙質資料要快,所有的檢查結果一出來,首先就是上傳內部聯網的電子平台,而紙質報告送到醫生麵前還需要一個繁瑣的過程:簽發紙質報告、專人送達科室、管床醫生或實習醫生將報告放進病曆,這個過程有時候要好幾天,所以醫生更願意看電腦上的信息,這樣更加及時。

CCU這種重症監護病房,每天的各種檢查非常多,常常一天的檢查可以超過普通病房整個住院期間的檢查,楊平一項一項地仔細檢查,重點是各種抽血的檢查。

血常規、生化、肝腎功能、心肌酶譜、降鈣素原等等,術後全部有過複查,從檢查結果看來,感染已經完全控製,這種有局部病灶的感染,外科手術的效果是立竿見影,清除感染病灶後,一般感染能夠很快得到控製,殘留的一些感染在抗生素和人體自身免疫力的打擊下很快被消滅。

具有病灶的感染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膿腫,外科手術切開排膿或清除膿腫,感染迅速得到控製,如果沒有外科手段介入,單純依靠內科治療,無論多麼高檔的抗生素很難獲得好的療效。

卡倫這種細菌性心內膜炎,感染的瓣膜、形成的膿腫和贅生物,這些都是感染病灶,這些病灶不能清除,感染根本不可能得到控製,現在手術已經徹底清楚這些病灶,然後換上新的瓣膜,感染得到控製,隻要心功能恢複正常,卡倫的病情就會很快恢複。

跟在旁邊的瑞典醫生一直在不停地記錄什麼,這位醫生用畫圖與文字的形式將筆記做得十分精細,他甚至畫出了卡倫在CCU的床位,房間各種設備的擺設,儀器上的各種監測數據等等。

宋子墨瞄了一眼,瑞典醫生的整個筆記弄得跟小人書一樣,可能為了追求記錄的速度,那些小人就像最近流行的火柴人繪畫,非常簡潔。

楊平看完電子病曆,準備做一次床旁的超聲心動圖,這是術後需要反複複查的檢查。

夏書推來彩超機,開始給患者做超聲心動圖,超聲心動圖可以對一些心臟疾病進行定性診斷,還能定量分析心臟結構、瓣膜形態、室壁運動及血液動力學狀態,評估心臟形態、結構,包括心腔大小、室壁厚度、瓣膜開閉和心肌運動等。

所以彩超在很多情況下是心臟外科最常用的檢查,在心臟手術的圍手術期,也就是術前、術中和術後,彩超是必不可少的診斷與評價工具。

在我國,超聲心動圖一般都是超聲醫生來做,不管是心臟內科還是心臟外科醫生很少有掌握超聲心動圖原理與操作的,大多數醫生是門外漢。

與我國不同,在歐美心臟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必須自己動手做超聲心動圖,他們從住院醫生培訓的時候就開始接受這方麵的全麵學習與實踐,所以心臟彩超是每一個心臟專科的醫生的必備技能,必須熟練掌握。

超聲心動圖的奠基人美國的菲根鮑姆醫生不是超聲科醫生,而是一位心臟內科醫生。心臟外科或內科醫生擁有臨床經驗,如何能夠自己掌握彩超的原理和使用,可以慌臨床與影像完美的結合起來。

而超聲科一醫生一輩子不會去主刀心臟手術,缺乏心臟疾病的臨床經驗,僅僅隻有影像學知識,而臨床與影像結合更加有利於心臟彩超的進步。

我國超聲心動圖之父是武漢協和醫院超聲科的王新房教授,他在超聲專業貢獻巨大,是世界公認的胎心超聲監測第一人。

在上世紀的60年代,我國的產科大夫隻能靠聽和摸來了解胎兒在子宮中的情況,聽不到胎兒心跳。1963年,在給孕婦超聲檢查時,王教授發現超聲儀上顯示的波多跳了一下,推想這應是胎兒的肢體活動。他立即想到:既然能了解肢體活動,能不能用它監測到胎兒心跳呢?於是,王教授開始嘗試,並用兩個超聲探頭,一個連著母親心臟,一個連著胎兒心臟,得出兩個快慢不一的波段。經過多次觀察,他發現了胎兒心跳反射。當年,王教授在國內醫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畫出了世界第一條胎兒心跳波動頻率曲線圖。2002年,依據這篇文章,世界超聲界最終確認:中國首先發現胎心超聲反射。

其實夏書在阜外醫院的時候,也是不太熟悉心動超聲圖,不管是原理是實踐操作,他都很少接觸,平時都是依靠超聲科醫生的幫助來完場超聲心動圖檢查。來到三博醫院外科研究所後,夏書才開始學習自己做超聲心動圖,自己下診斷,現在夏書已經掌握超聲的原理和操作,而且操作十分熟練。

楊平在旁邊看,夏書動手操作,彩超探頭開始對卡倫的心臟進行檢查,對心腔大小、室壁厚度、瓣膜開閉、心肌運動等等進行全麵的評價,不漏過任何一個細節,尤其瓣膜的情況,必須進行仔細的評價,以發現一些細微潛在的風險。

周圍醫生安靜地看著楊平和夏書做心臟彩超,沒人發出一點聲音,都十分專注。

而瑞典醫生邊看,一邊看一邊繼續畫他的“火柴人”,因為他要複原這種檢查時醫生和患者各自的位置、姿勢等等,這樣有些不懂的地方以後可以慢慢分析,很多東西依靠文字是無法進行詳細和準確的描繪。

從彩超檢查來看,沒有發現什麼問題,說明卡倫的手術非常成功,心臟彩超顯示心臟的各項參數,不管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參數都正常,植入的瓣膜大小合適,開放與關閉功能正常,沒有出現關閉或開放不全。

卡倫的手術在心臟上縫合有上千針,隻要這些縫針能夠停過愈合期就沒問題,縫線的固定隻是臨時的,最終需要依靠心臟上的組織愈合。

心臟上的切口愈合時間非常短,因為心臟自身的血供非常豐富,血供越豐富,愈合能力越強,血供越差,愈合能力越差。

比如糖尿病患者傷口愈合時間長,甚至容易出現不愈合,因為糖尿病會引起末梢血運改變,導致血運差,所以傷口愈合慢或者不愈合。

“今天給他拔管!”楊平覺得卡倫的狀態不錯,完全可以拔管。

夏書記下楊平的話,等下查房之後,他將給卡倫拔出昨天術前置入的氣管插管,讓卡倫進行正常的呼吸。

對於卡倫的恢複,瑞典醫生很是驚奇,他參與卡倫整個圍手術期的治療,近距離觀摩整台手術,讓他見識世界最強的心臟外科手術究竟是怎麼樣的,他的小筆記本上記錄了卡倫先生的整個治療過程,在征得允許後,他拷貝了卡倫的手術,這些資料對瑞典醫生來說無疑是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