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章 歐洲脊柱外科年會(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7332 字 1個月前

下腔靜脈人工血管移植和五個器官的自體移植之後,楊平停下手術,觀察一會患者的情況,聶順娥的生命體征平穩,移植的器官移植顏色紅潤,也沒有看到什麼明顯的出血。

楊平還是仔細做最後的檢查,以防止遺漏出血點,自信是好事,但自信不能替代嚴謹的工作程序,必要的程序還是走一遍。

切下來的腫瘤是一大串,有部分的肝、膽、胰、脾、胃、下腔靜脈,全部的十二指腸和左腎,附屬的結締組織,這麼一大串裝在大金屬無菌盆裡,分量十足,這些東西準備送往病理科做病理檢查,任何腫瘤最後的金標準還是病理檢查。

觀察足足半個小時,沒有明顯的出血,生命體征也是正常的。

“關腹!”

楊平將手裡的鑷子放到彎盤裡,最後關腹的工作交給宋子墨和徐誌良來做。

“你們休息一下,讓我和老方來關腹怎麼樣?”

史主任一直想上台體驗,但是手術已經結束,現在沒有機會,這是最後的體驗機會,這種手術,恐怕是世界第一例吧,自己在台上和沒在台上不一樣。

在台上是參與者,在台下是觀摩者,身份有本質的區彆。

方主任立刻會意:“楊教授,我們來關腹,你們辛苦了。”

他們來關腹?

這些大主任平時做手術一般都是下級醫生負責關腹,如果真要大主任來關腹,恐怕會手生,宋子墨有點猶豫,要是關腹不過關,容易引起手術切口開裂或遠期的腹壁疝。

“謝謝史主任和方主任,那就辛苦你們。”楊平已經坐到旁邊凳子上。

楊平應允,宋子墨照辦,但是他和徐誌良還是留在手術台上幫忙拉鉤剪線,其實起到一個監督作用。

史主任和方主任師兄弟立刻刷手上台,其實史主任這人做手術很認真,跟一般大佬還不一樣,平時比較複雜的大手術,他都是自己親自關腹。

還是楊教授好呀,水平高,人也不飄,還記得自己沒體驗,給個機會,史主任對楊教授的初次感覺不錯。

“那個小陳,幫拍幾張照片,多拍幾張,清晰一點。”

方主任吩咐自己的研究生,其實機靈的研究生早就搶占有利角度,手裡的手機隨時待命。

研究生的想法很是樸素,導師混得好,自己跟著受益,所以對導師那是處處維護,死心塌地。

這次方主任主動站到一助的位置,把主刀的位置讓給師兄,自己已經體驗過一把,師兄還沒有體驗,應該讓他去體驗體驗。

“裡麵是連續縫合,還是間斷縫合?”

史主任問楊平,即使是關腹史主任也非常認真,手術來不得半點馬虎。

手術的切口關閉是分層的,按照解剖層次一層一層的縫合,不能夠眉頭胡子一把抓將幾層縫合在一起。

腹腔從內層到外麵的皮膚,其中有腹膜、筋膜和肌肉層,究竟連續縫合還是間斷縫合,每個主刀醫生的喜好不一樣,連續縫合省事,動作快,刷刷刷整個一層一次縫好,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一旦出現鬆動,那麼這一層整個切口會鬆開。

而間斷縫合比較麻煩,縫一針打一個結,每一針是獨立的,雖然耗時長,但是一旦出現鬆針的現象,一針是一針,對整個切口沒有太大影響。

“間斷縫合!“楊平回答。

“縫皮是用皮釘還是絲線?”

“無損尼龍線!”

皮釘縫合器縫皮速度快,組織對金屬的反應小,但是閉合得比較粗糙;絲線手動縫合速度慢,組織反應比金屬要明顯,但是縫合得比較精細;無損尼龍線用於縫皮,縫合質量高,組織反應也小。

史主任弄清楚主刀的意圖才開始動手,不過他猜想楊平應該不喜歡皮釘,因為剛剛做器官自體移植的時候,胃空腸吻合采用的是傳統的手動縫合,而不是吻合器吻合,楊平的手動吻合質量明顯比吻合器高很多。

雖然是關腹這種下級醫生乾的活,史主任一點也沒有敷衍,認認真真。

反倒是方主任很久沒乾這事,手上的動作有點生疏,不過他是助手,對手術的影響不大。

史主任也是多次來三博醫院做手術,方主任要是遇到困難的胰腺癌什麼的,也是向史主任求助,邀請史主任來主刀,這樣既解決問題,也給師兄一個走穴賺錢的機會,事後師兄弟兩人還可以坐下來吃頓飯,聊聊天,何樂而不為。

師兄弟配合不錯,很快完成關腹。

關腹後,觀察患者半個小時,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才送往icu,這種大型手術術後容易出現各種並發症,放在icu比較安全。

晚上,方主任兌現自己的諾言,請參與手術和觀摩手術的醫生護士吃飯,而且地點真的是隨便挑,有幾個研究生嚷著去吃海鮮,。

但方主任的研究生是個機靈鬼,一看這隊伍人數還不少,生怕彆人狠狠地宰導師一刀,搶先說:“二叔烤魚,就二叔烤魚,距離近,環境好,菜品還好吃。”

就這麼幾嗓子,研究生小陳幫導師定下地點,然後就是打電話訂包間,雖然在二叔烤魚吃,但也擺了好幾桌,花費不會很少,方主任今天高興,花點錢不在乎,他無意中找到跨越學術階層的密道,那就是做外科研究所永遠的老二。

在蘋果醋的推杯換盞之間,方主任敲定與外科研究所的戰略夥伴關係。

這年頭,格局大一點,眼光高遠一點,才能乾出點名堂,選擇比努力重要。

所謂戰略合作夥伴,其實就是外科研究所對普外科進行技術幫扶,方主任已經明確擺正自己的位置,要全心全意接受楊平的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