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章 彩禮與嫁妝(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8074 字 1個月前

約翰內森的病例在群裡炸開鍋,人隻有一半大腦居然也活得好好的。

這種半球大腦對彆人是稀罕事,但是對約翰內森算不上稀罕。

他雖然從未見過這種天生的半球大腦人,但是他見過因為手術切除半邊大腦的人。

有一種手術叫做大腦半球切除術,這種手術適用於兒童頑固性癲癇,通過手術切除患病半邊大腦的全部或部分,讓患病大腦半球與正常半球斷開連接,這樣可以治愈頑固性癲癇,解除病人的痛苦。

兒童頑固性癲癇,為什麼需要用如此殘酷粗暴的手術方式來解決問題,因為嚴重的兒童頑固性癲癇,每天可以癲癇發作幾百次,也就是幾分鐘就發作一次,發作時突然倒地,意識不清、抽搐、口吐白沫。

沒人能夠忍受這種高頻率的發作,所以對於這種病人,即使冒著生命危險做手術,家屬也願意。

這種手術自五十年代發明以來,拯救過大量兒童頑固性癲癇患者,雖然現在經典的大腦半球切除術在很多醫院已摒棄不用,但是改良版的手術依然是治療頑固性癲癇的有效方法,改良手術不僅提高手術效果,還避免嚴重並發症發生。

約翰內森曾對這類病人術後的生存狀態做過大量研究,他選擇10個跟正常人幾乎沒有區彆的病人,對他們的大腦進行MRI掃描,發現剩下的半邊大腦居然能夠進行自我適應性的改建,功能區可以實現身兼數職的轉化,不同功能區之間形成新的異常強烈的連接。

奇異的自我適應改建,讓這些隻有半個大腦的人,僅用半個大腦成功實現完整大腦的基本功能,從而保障他們的正常生活能力,包括語言、視覺、運動、情緒和認知等大腦功能。

這些人,約翰內森跟他們有過長時間的溝通,跟正常人沒有任何區彆,如果不是已經知道他們隻有半個大腦,隻是從語言和行為來看,你根本不知道他們隻有半邊大腦。

為什麼大腦會如此神奇?跟肌肉一樣,大腦是一個可以重塑的器官。

這就像一隻樂隊,抽走一半的演奏者,剩餘的一半人經過訓練後,依然可以完整地進行原來的演奏,隻不過一人要身兼兩職或多職,比如吹號的還要兼打鼓。

所以,肌肉通過鍛煉,可以變得越來越強壯;而大腦也一樣,可以通過鍛煉,功能變得越來越強,它擁有目前醫學尚未發現的潛力。

楊平將群裡的CT圖片導入電腦,然後在專用電子屏幕上研究。

半球大腦的CT圖像在屏幕呈現,楊平仔細分析圖像,這種半球大腦與後天形成的不同。

後天形成的半球大腦本來是完整的正常的大腦,隻是切除了另一半,所以至少在結構解剖上,它是可知,在功能解剖上,它也比較容易研究清楚。

而這種先天性的半球大腦,理論上,它的結構和功能解剖是未知的,不能用正常大腦的一半去套用,這就是手術的難點。

這時小蘇已經下班,來辦公室找楊平,她也湊過來看圖片。

“一半大腦?”她也從未見過這種奇怪的病例。

“讓一讓,我坐近一點,讓寶貝也看看這個病例,隻有一半大腦。”小蘇靠過來,擠開楊平。

她還很認真地說:“你給寶貝講講這個病例唄,要認真嚴肅,不準笑。”

這真是從娃娃抓起,從肚子裡的娃娃抓起,楊平隻好對著屏幕,像模像樣地開始講解這個病例。

講完之後,小蘇滿意地點點頭。

“媽說有很多土雞蛋,讓姐夫送過來給我吃。”小蘇說。

楊平的媽媽聽說兒媳婦懷孕,可高興了,不僅把家裡的土雞蛋收藏起來,還積極擴大養殖種類與數量。

楊平爸爸更是開辟一個很大的菜園子,說是搞有機蔬菜,這兩人計劃為兒媳婦孕期持續提供健康蔬菜與雞鴨魚肉。

“你剛打過電話給爸媽?”

楊平覺得小蘇打電話的頻率比自己還高,而且每次她總是和老媽聊得相當開心。

小蘇抿嘴笑道:“我三天兩頭打電話給他們,他們弄了一個很大的蔬菜園子,說是要給我們提供有機蔬菜,這樣也好,老人家做自己喜歡的事,心裡開心。”

“我等下也打個電話跟他們聊一聊。”楊平覺得自己好像很久沒打電話。

“什麼等下,現在就有時間,現在打。”小蘇不樂意,催楊平。

好吧,現在打。

楊平撥通老媽的電話,裡麵傳來宏亮的嗓子:“平平,下班了嗎?”

“還在辦公室呢?”

“小蘇呢,你沒陪著?你有空就要陪在她身邊,知道不?家務活你多分擔點,彆讓人家小蘇做,你要是敢大男子主義,沒照顧好小蘇,我回頭好好收拾你。”

楊平皺眉頭,小蘇在旁邊笑。

老媽像機關槍一樣,嘰哩哇啦說一大堆。

“你爸說很想你,讓你們這次過年回來。”

“你怎麼說我想呢,不是你總在念叨嗎,你這人——”電話裡傳來楊平爸爸的聲音。

距離過年還早著呢,不過是要抽空帶小蘇一起回去一趟。

“我讓你姐夫帶點東西給你們,他這次要去南都省城辦公事,沒有彆的,就是你爸種的蔬菜瓜果,還有一點土雞蛋,他說這些有機蔬菜,城裡買不到,安全又營養。”

“怎麼又是我說的——”

“彆插嘴。”

楊平的姐姐姐夫都是鄉村小學老師,姐夫年輕有為,還是個副校長。

“不要帶太多。”

“沒什麼東西,就是一點青菜,辣椒、絲瓜、茄子,豆角,還有幾個西瓜——”

“你們也一起過來玩幾天,姐姐呢,不過來嗎?”

“我們不過來啦,你工作那麼忙。”

“家裡忙呢,最近病人特多,走不開。”楊平爸爸又插話。

“我跟兒子說話時,你彆老是插話,你等下說行不行。”

“你姐夫這次是和學校同事去辦事,是公事,有車,正好順路,所以讓他給你帶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