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章 半球大腦(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8101 字 1個月前

廖伊伊恢複得很好,身上沒有切口,術後真正地不留疤。

住院期間生活方麵,梁胖子安排的營養餐幾乎餐餐不重樣,又非常對廖伊伊的胃口。

女孩子最怕疼痛,雖然是微創手術,外麵連細小的刀口都沒有,但是畢竟在盲腸內部有個縫合的小切口,這個小切口多少有點不舒服。

麻醉醫生最擅長鎮痛,梁胖子親自製定鎮痛計劃,讓廖伊伊術後全程沒有感到疼痛。

這些天,梁胖子順便安排廖伊伊父母做全身體檢,整個體檢過程梁胖子全程陪伴,不用排隊,醫生護士又熱情客氣,當自家人一樣。

中老年體檢難免發現一些問題,比如高血壓、高血糖之類的問題,以前體檢也有這些問題,都是匆匆地開點藥,他們想多問醫生幾句,醫生也是簡單解釋,因為太忙,根本沒時間和病人慢慢細聊。

但這次不一樣,梁胖子安排三博醫院最好的內科教授親自診查,給出最佳意見,不管是心血管內科教授,還是內分泌科教授,他們都異常耐心,每一個問題詳細地解答。

如此舒服的就醫體驗,讓他們對梁胖子的感覺非常好,又經曆女兒這次急診事件,兩口子明白一個道理,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

甚至覺得要是沒有一個醫生女婿,未來的日子心裡不踏實。

廖伊伊更不用說,經過此次事件,梁胖子的英雄形象已經刻骨銘心。

現在廖伊伊覺得,眾多追求者之中,沒有人能夠比過梁胖子,他高學曆,還是醫生,又是受人尊敬的優秀的專家,其他追求者立刻顯得黯淡無光。

比如張子坤,就成了一個庸俗粗鄙有錢的富二代,沒有任何內涵,與梁博士比起來,顯得不學無術,是一個混吃等死,沒有理想沒有追求的頹廢青年。

那些南都航空的年輕同事們,也在梁胖子麵前一無是處,在她生命危險的時候,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一個也幫不上忙。

但是梁胖子不一樣,他及時出現,而且胸有成竹,鎮定自若,廖伊伊大腦深處的記憶非常清晰,梁胖子如何拉著她的手安慰她,給她強大的安全感;如何因為他受到附二的特殊關照;在最危急的時候,直升機又是如何出現的。

梁胖子就是廖伊伊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是她心底童話裡的白馬王子。

廖伊伊病房,梁胖子抽空進行一次單獨查房,閨蜜餘藝涵知趣地離開病房,給他們單獨的相處空間。

胖子顯得很細心,坐在床旁削蘋果,然後把蘋果削成很小的一塊。

“術後腸道蠕動能力還沒有完全恢複,吃東西要慢嚼細咽,不著急。”梁胖子將小塊小塊的蘋果端給廖伊伊。

廖伊伊剛要伸手,梁胖子用牙簽戳著蘋果片送到廖伊伊的嘴邊:“剛剛恢複,需要好好休息,還是我來吧。”

廖伊伊吃了幾塊蘋果說:“我身上沒有疤痕,這手術怎麼做的呀,怎麼能夠切掉闌尾,又取出來呢?”

梁胖子不知道怎麼回答:“餘藝涵沒告訴你?”

“她說她在外麵等,又沒看到手術,也不知道,說你全程參與手術,讓我問你。”廖伊伊很認真的樣子。

梁胖子有點為難,這手術怎麼做的?怎麼描敘好呢,現在恐怕時機不成熟。

於是他想了想說:“這個問題有點複雜,這樣,等你出院後,我慢慢跟你講。”

“那你一定要告訴我。”

“放心吧,以後一定告訴你。”

梁胖子很有信心,以後一定有機會,可以慢慢地,詳細地,繪聲繪色地告訴她手術是怎麼做的。

——

楊平將12篇文章投出去,剩下的就是等候消息。

論文能不能被接受,有時候帶有一點主觀性,跟編輯和審稿有很大的關係。

三大期刊審稿流程細節有點區彆,但是大同小異,大致要經曆編輯送審、同行評議、修改稿件、文章校對,最後才是排期見刊,當然,隻有被接受的稿件才能走完這些流程,大多數的稿件在第一步就被拒絕。

所以,一篇S論文發出去,要經過重重關卡和殘酷的篩選,最後才能見刊。比如《科學期刊,每年收到大約7000篇論文稿件,能夠錄用也就15%左右,這些錄用的稿件70%來自美國,剩下的30%來自歐洲與亞洲。

按照以上的比率計算,《科學作為周刊,每周發表的文章約20篇,競爭十分激烈,很多稿件沒有得到同行評議前,就直接在第一關編輯手中被拒絕。

既然已經投稿,楊平也沒有再過多關注這事,他下手術後,抽空到處轉轉,除了自己一個人查房,看看陸江蓓這些術後不久的病人外,還去整形科看看孫老師,去消化內科了解孫大鵬的治療進展。

這段時間做的手術,術後病人恢複都挺好,整形手術的孫老師,一直在整形外科做麵部表情肌塑造,表情肌塑造是整形外科至高技術,除了對表情肌肉進行訓練,還會對表情肌進行多次微整形手術,比如表情肌局部鬆解或緊縮。

這些治療從粗到細,一點一點地改進表情肌,需要非凡的耐心和技巧。

整形外科的蘭主任跟著伊萬,學到不少東西,其中很多東西是蘭主任以前從未見過的,甚至連一點概念都沒有。

高中生陸江蓓術後肌力一直恢複到五級,也沒有出現感染,接下來很快要完成三期手術,比如骨盆骨折的手術。

在消化內科進行糞便移植的包工頭王大鵬,早就完成治療出院,不過治療過程中出現點小小的波折,他太太的糞便不合格,最後隻能用誌願者學生的糞便。

當然他一直拒絕惡心的糞便移植,但是欣然接受異體腸道食物殘渣及混合菌群整體移植,而且逢人就說,他用國際先進方法治好了多年的怪病。

轉了一圈之後,楊平下到一樓門診部,門診部已經不再是初期的張教授單槍匹馬,現在有很多專家坐診。

目前綜合外科已經脫胎換骨,完全脫離骨科的影子,收住院的病人什麼專科的都有,比如腦腫瘤、脊柱側彎、先天性心臟畸形等等。

周圍很多醫院也知道三博醫院存在這麼一個特殊科室,所以碰到解決不了的病人,就讓他們來三博醫院綜合外科碰碰運氣,三博綜合外科的口碑就是這樣慢慢樹立起來。

一樓的門診十分熱鬨,以前隻有張宗順教授一人出診,但是張教授是骨科專業,明顯不能應付這些雜七雜八的門診病人,夏院長將專家組的外科老專家全部劃歸綜合外科門診。

這些牛鼻子老專家,全是當年全國頂尖的存在,後來退休後,被三博醫院聘請過來,幫助建立學科隊伍,三博的專家組也是這麼形成的。

神經外科老專家來自帝都天壇,心臟外科專家來自阜外,本來這些專家分散在各科,幫助培養人才隊伍,現在全部集中到綜合外科坐診一樓門診。

為了便於綜合外科門診的管理,張宗順教授榮升為門診部主任,帶著一幫老專家,開始人生第二事業。

門診比較忙,楊平也不好進診室打擾各位專家,隻是從走廊裡路過,從門口探頭看一眼。

有專家正好看到楊平,相互點頭算是打招呼。

轉往這一大圈,楊平回辦公室休息,等小蘇下班一起回家,她現在有身孕,家務方麵,楊平想多分擔一點,但是小蘇卻很執著,說多活動活動有利於以後的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