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2 / 2)

“尤渾愛卿,朕知道你素來有智慧,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大家都已經說過自己的想法,為何獨你不言?”

滿朝文武都是朝著尤渾看了過來,眸子裡帶著怒火。

尤渾、費仲兩人向來狼狽為奸,私底下,被群臣稱為大商兩大奸臣。

如今奸臣費仲,已經被處死。

隻剩下尤渾一個,獨木難支,每一日上朝,都戰戰兢兢,生怕一個不小心,被人皇殷郊尋個由頭把自己辦了。

此時被殷郊點名,尤渾一個激靈,就從群臣中走了出來,手持牙笏,舉過頭頂,俯伏金階,山呼萬歲之後道:“陛下,非是臣不言,而是臣心中的想法有些不成熟,怕講出來惹人笑話,故而一直站著思索,非是臣獨不言。”

殷郊似笑非笑:“剛剛的時候,朕已經說過。

任何時候,朕都不會讓各位臣工因言獲罪,為的就是大開言路,讓大家暢所欲言,無所顧忌,莫非你是對朕剛剛的話,有所疑慮,覺得朕是說一套做一套,言不由衷,信口胡謅,故而擔心因言獲罪,這才不言不語,冷眼旁觀。”

尤渾聽了,渾身發抖,牙齒打顫,“臣,絕對沒有半點這個意思。

臣對陛下忠心耿耿,言聽計從,沒有任何非分之想。

臣對陛下所言的民脂民膏,爾俸爾祿,上天難欺,下民易虐,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這些話,更是絕對讚成。”

殷郊道:“是這個樣子嗎?

可是我聽人說,你是個大大的奸臣,最是喜歡收受賄賂,陷害忠良,可有這樣的事情?”

尤渾聽了,身體都覺得有些冰涼。

四周文武,沒有一個人上前替他說話,都是冷笑直視,甚至想要落井下石,趁機奏他一本。

尤渾到了這個地步,退無可退,走錯一步,就是萬劫不複,甚至要株連族人。

殷郊是當今人皇,自然不會信口開河,敢在朝堂之上說出來這樣的話,自然手握證據,尤渾明白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否認是沒有用的。

畢竟。

自己在紂王當政期間,確實做了不少壞事,成了紂王孤臣,全賴紂王寵愛,妲己掩護,才能夠在群臣中作威作福,呼風喚雨。

現在改朝換代,往日的那一套,行不通了。

窮則變,變則通。

是需要做出改變的時候了,不然的話,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再像從前,絕不會有好下場。

於是一咬牙。

尤渾道:“大王可聽過一個故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我知道自己以前跟著陛下父王的時候是個有名的奸臣,很多朝著的大臣都看不上臣。

可是臣也沒有辦法啊。

為了拍陛下父王的馬屁,我不惜被天下人唾棄,一邊搜刮老百姓的財富,一邊強硬的征召強壯的勞動力建造炮烙等,隻為了討好陛下的父王。

現在的老百姓們普遍都對我強烈不滿,我在民間的名聲也是非常的糟糕。

很多人說我是個十足的小人,竟出些禍國殃民的壞主意,應該提防著我一點。

可是實際上出主意的人不是關鍵,采納壞主意的人才是要害。

我以前那樣做,是因為我跟了一個昏庸的人皇。

現在陛下是要作聖君的人,這也讓我知道拍馬屁的人不會受到重用,我必然會成為像首相比乾那樣的忠臣。

若是陛下還是覺得我的有罪的話,就請治我的罪吧,我是不會有任何怨言的。”

殷郊默然片刻,才道:“尤渾愛卿,你做過的事情,按照大商的律法,應該是要被處以極刑的,不能得到寬恕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