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火爆!這才是我想要的房子!(2 / 2)

所以已經有很多大企業,跟天海市打探土地的價格,想要提前圈一部分地。

然而都被天海市以暫時沒有出讓土地計劃打發了。

而真實原因,隻有天海市頂層那部分人知道。

那就是天海市還在等星辰學院給出新區規劃粗略劃分圖。

看看星辰學院打算在這片新區上怎麼發展。

星辰學院現在和未來,需要或者可能用到哪些地塊。

都得給星辰學院提前留下來。

然後根據星辰學院預測的土地用途。

再劃分周邊的土地,對外售賣。

以配套和滿足星辰學院的需求。

比如星辰學院打算在某塊地上蓋博覽中心。

那周邊就是商業用地,賣了蓋酒店和商場。

如果星辰學院打算在另一塊地上蓋遊樂場。

那周邊地塊也可以進行相應的配套。

同時,有了具體的規劃圖的時候,就可以很好的區分建設用地和市政用地。

比如讓地鐵和高架,貫通星辰學院的所有產業。

例如產業園,博覽館,體育場,遊樂園等等。

周邊是蓋小區合適,還是蓋公園合適,也能提前準備好。

總之。

天海市打定了主意,在新區的一切規劃上,都跟著星辰學院的安排走。

除了要打造一個功能完美的新區之外。

也是為了留住星辰學院。

畢竟星辰學院的潛力簡直是太無窮了。

甚至不說潛力,就說現在,星辰學院也是個巨無霸了。

雖說還沒辦法跟特斯拉,火龍果這樣的頂級巨頭相比。

但放在國內的企業中,也絕對是排名前三十的存在了。

畢竟光一個星辰減肥藥,帶來的稅收便已經格外恐怖了。

更彆提其他產業帶來的稅收和影響力。

以及星辰學院接下來還要自己搞教育和醫療。

這所有的一切,都值得天海市下重注。

畢竟利益太大了。

在逼呼上有一個問題,題主問自己如果能把火龍果的總部拉到一個縣城,自己能有什麼樣的好處。

回答無疑是五花八門。

但大家一致公認,如果能做成這件事情,成為當地主政官,輕輕鬆鬆,未來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而如今的星辰學院,在天海市上下眼中,便是一個堪比火龍果的巨頭。

隻要能留下。

給再多的扶持和便利,都不為過。

畢竟星辰學院,無論是稅收,消費還是城市影響力,亦或是提供的工作崗位數量,都真的給天海市太多了。

……

外界在猜測星辰學院的小區會是什麼模樣。

討論五花八門。

不過僅僅在第二天。

懸念便被打破。

因為在星辰學院的工地前。

已經掛上了一副巨大的小區渲染圖。

圖上,便是小區未來的樣子。

而當看到渲染圖掛上了。

來蹭熱點看熱鬨的網紅和自媒體們,都是當即走過去想要看個究竟。

看看星辰學院究竟是打算蓋高檔彆墅區。

還是高層小區。

亦或是高層與彆墅混合存在的小區。

如今華夏的小區太多了。

大家其實都是看熱鬨,對於房子本身沒太大期待。

但當看到渲染圖上的建築後。

在場的自媒體們,都是直接瞪大眼睛。

臥槽……

這是什麼?

首當其衝映入演練的,無疑便是星辰學生設計出的積木懸空公寓。

看著那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逼格滿滿的造型。

實在是頗為震撼。

公寓挨著地麵的模塊,隻有兩個。

第二層的模塊,健在底層的上麵,但大部分位置都屬於懸空狀態。

讓人擔心會不會搖搖欲墜。

但最離譜的還是第三層。

兩邊直接架在本就大半懸空的二層之上,自己本身有幾乎百分之七十的麵積是懸空的。

恐高症人士光是看著這設計圖,都感覺恐高症要犯了。

星辰學院,竟然要蓋這樣的房子?

實在是震撼人心。

設計圖裡麵的大樓,未來科技風很足。

外加每個模塊裸露的位置,都設計了空中花園,網球場亦或是休息廳這類的設施。

而在最高層,竟然是一片泳池設施。

整體搭配起來,逼格一下子就上去了。

光是看著設計圖,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概念,一下子便撲麵而來。

震撼之後,自媒體們心中感慨著不愧是星辰學院,蓋得建築都這麼牛逼。

看完公寓大樓,他們緊接著看向後麵。

後麵的位置則是一棟棟彆墅一樣的建築。

但能看得出劃分了不同的區域。

不同區域的彆墅,風格外觀各不相同。

一眼看過去有華夏傳統建築風格的感覺,還挺好看的。

不過在設計圖的一側,有著一行不算小的注釋。

“本概念圖僅為預設渲染圖,不代表具體成品外觀,施工過程中,可能會有所改變。”

“高層為積木懸空公寓,暫定最高三十層,每間公寓五十平米,層高2.8,不支持複式,屬於正規住宅公寓,不能商用。”

“低層建築除公共建築外,其他皆為宜居獨棟,根據華夏傳統建築流派分為六個不同的風格,帶地下室共計四層,每層四十平米。”

看著介紹,這些自媒體人皆是挑眉。

積木懸空公寓?

這個名字還挺貼切的。

一塊一塊的,還真有積木的感覺。

但那些低層建築竟然不是彆墅,而是獨棟?

每層隻有四十平米?

那總麵積才一百六十平。

相較於彆墅,這的確是有點小了。

但同時價格自然也更便宜。

總之,在看完渲染圖和相關信息後。

不少自媒體人的眼睛,直接亮了。

星辰學院的小區規劃,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網上那些網友熱火朝天的討論,竟然沒有一個是猜對的。

身為自媒體人的敏銳性,讓他們知道這絕對會在全網引發巨大的話題。

外型逼格滿滿的住宅公寓。

以及單層麵積隻有四十平米的獨棟。

這在當今同質化的小區之中,天生就有著巨大的話題度。

所以他們當即開始開直播,亦或是拍視頻,連剪輯都不需要,直接發到互聯網上。

而事實,也果然如他們所料。

當消息傳到互聯網上。

瞬間便吸引了無數網友的關注。

星辰學院竟然沒蓋普通的中高層住宅,亦或是低層洋房建築。

反而是搞了公寓和小麵積獨棟。

這讓大多數第一時間聽到消息的網友,都有些不理解。

公寓這個詞已出現,大多數腦海裡自動就冒出混亂,生活成本高,無法落戶,轉手售賣不方便等印象。

星辰學院好好的住宅不搞。

搞公寓乾什麼?

而小麵積獨棟,也讓許多人不太喜歡。

麵積小,萬一有什麼事,那就得經常上下樓,多麻煩啊?

更彆提還有一層是地下室。

加起來一百六十平米,我直接買大平層不香麼?

總之第一時間,網友的反應全是不解和不認同。

甚至有人第一時間懷疑起了星辰學院建築土木專業的教育水平。

負責的學生,都不考慮市場的麼?

然而當他們看到視頻,看到具體的設計後。

卻是瞬間眼前一亮。

跟那些自媒體博主一樣,第一反應就是臥槽。

這公寓的外觀竟然這麼叼?

臨江而望。

早上出門去江邊綠島跑個步。

下午跟朋友在樓頂打個網球,然後去樓下陰涼處喝個下午茶補充體力。

傍晚六七點,跟女友再去頂層泳池遊個泳,看個夕陽大江美景。

這日子不爽翻天了?

竟然還有這麼酷的公寓?

可以說,積木懸空公寓,光靠外型便一下子吸引了許多的年輕人。

畢竟大多數年輕人,對於實用性的要求,遠低於裝逼性。

住在這樣五十平的公寓裡,不比住在一百平的普通民居裡更有逼格?

況且,上麵還寫明了是民宅而不是商用。

再加上星辰學院肯定會開物業公司,將來上自家物業。

他們根本不用擔心普通物業的管理混亂問題。

可以說,這樣的公寓一出。

打動了許許多多獨自一人沒有成家的年輕人。

吸引力真的太強了。

……

而積木懸空公寓,吸引了大多數年輕人的目光。

星辰學院的小麵積獨棟,卻是也有大量網友關注。

小麵積獨棟雖然被不少人在便利性方麵吐槽。

認為住在這樣小麵積的獨棟裡,跟住在複式公寓裡沒什麼太大區彆,肯定不會舒服。

但實際上,有很多的有家庭人士,看到星辰學院獨棟公寓的時候,都是眼前一亮。

首先便是外觀極為好看。

雖然隻是渲染圖,隻能看到一部分外觀,但也足以讓人心動。

更彆提獨棟本身的特性,對他們的吸引力了。

雖說單層麵積小,可能會需要跑上跑下,有跟複式公寓一樣的毛病。

但世間哪有十全十美的好事。

彆墅單層麵積大,沒有這樣的問題。

但最大的問題就是住不起。

而星辰獨棟的好處,卻遠不是複式公寓可比的。

單獨一棟的建築,四周每個房間都可以開窗戶,無論通風還是采光,都在各方麵吊打公寓。

更彆提還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屋頂。

平時上去晾衣服曬被子什麼的,不要太舒服。

更彆提還可以把屋頂搞成花房或者露台。

夏天一家人在這裡燒烤一番,看看星星,不要太愜意。

這都是住高層絕對享受不到的體驗。

其次每層層高都是三米,絲毫不壓抑。

這也不是複式公寓能比的。

大多數複式公寓,單層能有兩米二就不錯了。

更彆提再也不用忍受樓上樓下用戶的噪音了。

有家庭的用戶,除了可能經受樓上的噪音折磨外,還得防止自己家人不小心發出噪音。

尤其是有孩子的都清楚。

孩子突然就會蹦蹦跳跳,很難控製。

很容易因此被樓下投訴。

許多不願意打擾到樓下的住戶,就會感到很折磨。

他們不願意打擾到樓下,但又不能孩子跳一次,就打孩子一頓。

實在是痛苦。

總之住在樓裡,又怕被樓上打擾,又怕打擾樓下,束手束腳,一點都不自在。

家都可能因此失去了讓人心神放鬆的功能。

而住在獨棟裡就不一樣了。

孩子你在家隨便挑,彆說跳繩了,那打籃球都行。

反正不會打擾到外人。

這樣孩子自在,自己也能放心。

總之,看似單層四十的麵積不大,居住體驗跟複式好像沒什麼區彆。

但實際上,體驗完全是天差地彆。

從上到下都屬於自己,那種自在感,真的不是住在大樓裡能夠相比的。

比什麼複式,大平層什麼的,舒服自在太多了!

如果有的選,絕大多數有家庭的人,都會希望自己能擁有單獨的房子。

而不隻是一層。

但問題是,國內的獨棟幾乎都是大麵積彆墅。

根本沒有其他獨棟建築。

但大麵積彆墅,顯然大多數人都是買不起的。

就算勉強買得起也住不起。

每天收拾打掃衛生都得頭疼,更彆提大麵積帶來的高昂裝修費用了。

而星辰學院的獨棟就不一樣了。

單層四十,加上地下室也才一百六十平方米。

隻要房價不是太離譜,付個首富裝個修也不是不行。

更彆提還贈送個屋頂,還有不大的小院,直接血賺好麼……,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