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那天,林詩予嘔心瀝血寫的一則深度新聞報道,登陸了湘南省第一大媒,標題相當宏大,洋洋灑灑四千字,脈絡清晰,專業且詳實,開篇以雲溪村農民現今的生活麵貌作為切入點,引出三個核心論題
1、清產核資摸清家底子,產權改革引入市場新主體,一粒大豆激活江川產業集群,引領國營下崗職工再就業。
2、聚產增資挺起腰杆子,機製改革再造發展新引擎,股份製合作社公司基地模式土地分紅托起致富夢,帶領農民群眾搖身變股東。
3、擴產融資鼓起錢袋子,運營改革驅動消費新動能,從罐頭試點到全域鋪開的“江川模式”,指引湘南國營企業產權改製市場經濟發展新方向。
這則報道的刊發,在湘南省引發了不小的輿論風浪。
那些天裡,發到聯盛的湘南省各個地方政府的,每天都有好幾封,雖然都有市裡的領導陪同考察,但出麵接待的一直是總經理李季林。
張雲起不願意在這樁敏感的事情上拋頭露麵,不過也認認真真看完了全文,他讚歎林詩予筆力精湛富有情懷之餘,也有些警醒,裡麵引用了他遞交楊家榮的彙報材料當中的一句話“中國公有企業的產權製度改革,是中國經濟市場化和競爭化的必然要求,是市場競爭呼喚相應企業製度形態的體現!”
這樣宏大的語態,當然不會是張雲起原創的,它是中國四十年跌宕起伏的改革開放的結晶。放在新世紀之後,無疑是正確的,但現在還是有些激進了,中國國企改革全麵展開,要到1998年國家正式提出了“一個確保、三個到位、五項改革”之後,企業兼並、破產速度加快,一年時間裡2000多萬國企工人迎來下崗潮,無數在菜市場撿爛菜葉過日子的下崗職工用實際行動印證著劉歡的那首歌“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勤勤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風雨,不得不重頭再來”
至於眼下,去年的三中全會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同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結合在一起的,才一錘定音終止了改革是進是退的爭論,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文件也下發不到一年,剛調轉船頭,從聚焦於內部管理改革轉到產權改製的摸索階段,然而大多數國企都有尾大不掉的問題,改變極其艱難。不少試水者結局悲慘。褚時健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總之,這篇報道能上,心思敏銳者應該能感受到一個很明顯信號,省裡對楊家榮在江川市國營企業龍景園罐頭廠產權改製試點中所取得的成績和主要做法是認可的,讚同的。這才有這麼多地方上的領導跑來考察。
張雲起知道,他作為背後的推動者,必然會更受楊家榮的器重,但這玩意好壞難料,紀重走馬上任之前,已經在雲溪村給他敲過一次警鐘,楊家榮雄心勃勃要大刀闊斧全麵推進市公有企業民營化改革,他遞交的那份改革經驗彙報材料就是火上澆油,現在,林詩予的報道上刊,大勢已經不能擋了,然而先不提市裡不少國企尾大不掉、利益盤根錯節的問題,單單市裡國企冗員下崗這一條,就不知道會引發多麼龐大的風暴。
張雲起也清楚,涉身其中,凶險莫測,不過還是那句話,他無意通過這種方式迎合楊家榮撈取個人資本,隻是二世為人,親眼目睹過資本家們利用地級差機會,通過重組並購控製日薄西山的國企進行土地開發,像吸血蟲一樣鑽進我們這個國家的心臟部位汲取巨額財富之後,現在,可能有機會讓江川市不走上這條路子。那麼,除了這樣做,他還能怎樣做?
報道刊發得次日,他就請了假。
他知道楊家榮會找他的。
:謝謝大家的支持!這個白銀盟是我們書友群曆時兩年眾籌的結果,參與眾籌的書友足有上百位。最後在大佬陳長壽和兄弟妥妥的支持下得以完成。我隻有拚命寫好這本書才能對你們最大的回報!我繼續碼字,明天會繼續更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