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棋局(1 / 2)

回檔少年時 鄧丁 4335 字 2024-04-18

張雲起想的沒錯。

那則報道上刊湘南日報的次日,楊家榮就讓秘書通知他,晚上六點去榮越飯店赴宴,還讓李季林作陪。

龍景園罐頭廠產權改製的巨大成功,雖然聯盛和張雲起才是最大的獲利者,但誰也無法否認這是他楊家榮耀眼的政績。

其實自從做出讓聯盛收購龍景園罐頭廠的決定以來,他就承受來自各方麵的巨大壓力。畢竟這是市裡首家產權私有化的國營企業,“崽賣爺田心不疼”的指摘是不可避免的。這時候他才算鬆了一口氣,也出了一口氣。

張雲起這個年輕人在覺悟上是通透的。

他不僅很好的解決了重組龐大的遺留債務和安置冗員這兩個產權改製的核心問題,而且通過產銷分離,打造專業的市場運營團隊和構架交互式兩級經銷商網絡,讓龍景園煥發出迥然不同的生機。

更要緊的是,他還用他的實際行動,踐行出了一套特色農產品全產業鏈的整體解決方案,在雲溪村建設龍景園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的龐大計劃,將盤活市裡諸多配套產業,帶領上萬農戶增收脫貧。

這也向楊家榮提供了一個全麵深入解決江川市大部分國企業長期虧損問題的方案和模板。之前他讓張雲起提供龍景園罐頭廠產權改製的彙報材料,就抱此目的。

兩個多月之前,張雲起的那份足有上萬字的彙報材料擺在楊家榮辦公桌上時,他看了三遍,思謀了一下午,臨了下班,又鄭重其事地給在省發改委工作的老同學打了電話,問了幾個張雲起彙報材料裡的觀點。

放下電話,楊家榮臉膛有點紅。

用了半夜時間,他親自修改了文中的一些小細節,並且寫了一份報告,附上張雲起的文章提交到省裡,緊接著,就是林詩予寫的那篇報道登上湘南日報。

這一切,仿佛是水到渠成。

當天,請了一天假的張雲起在家裡整理好了自己的思路,才和李季林趕到榮越飯店,進門的時候,楊家榮已經坐在包廂裡,除了他,還有作陪的霍建忠和市發改委主任趙健強。

趙健強是趙承明的親爹張雲起認識。市發改委說白了點就是楊家榮的二辦主任出現在這個酒局上,並不奇怪。

見張雲起進來楊家榮起身招待兩人入座霍建忠和趙健強也不敢坐著不動。

張雲起笑著說“竟然晚來了一步,實在是抱歉等下自罰三杯。”

楊家榮看了眼時間,笑道“張總還是很守時踩著點到嘛。做企業的都有自律性時間觀念強。就是不知道老師布置的作業,張總有沒有按時交。”

一句話說的大家都笑了。

大家落座,服務員上菜,酒局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調節氣氛的輕鬆話題轉到了今天的正題上。

楊家榮說道“今天擺的這頓飯是專門為了向張總取經的,雖然你年紀在盤活廠子這塊還是有經驗和想法的。這一點霍區長應該感受最深。”

霍建忠黝黑的臉膛子上擠著笑“可不是嘛,從聯盛接盤罐頭廠到現在,我是親眼看著這個要倒閉的廠子在張總的帶領下一步步脫胎換骨起死回生。如果能夠借鑒一下聯盛模式,說不定市裡那些經營不善的國營企業也能帶動起來。來張總,我敬你一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