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改造京師(1 / 2)

湖廣和雲南再度爆發戰事,這對於大明朝廷的衝擊力度還是非常大的。

不少的官員都是以此來做文章,紛紛呈上奏疏,勸諫朱由校能夠停止所謂新政的推行。

這其中包括對於西南土司的改土歸流,以及在大同試行的攤丁入畝之政。

還有新成立的軍部以及警部,也在這其中。

用他們的說法,南方頻頻爆發叛亂,就是因為他這個皇帝不顧勸阻,一意孤行搞新政逼出來的。

朱由校並沒有理會,這樣的奏疏根本到不了他手上,司禮監將之全部駁回了。

但朝臣文官們並沒有放棄,他們堅持著每日一份勸諫奏疏,雙方就此較起勁來了。

這在大明朝也是常事了,大多數的文官都是利益一致的,隻要皇帝或是其他大臣觸犯了,他們會立刻團結起來一致反對。

嘉靖朝的大禮儀事件,萬曆朝的國本之爭,以及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都是如此。

隻是萬曆皇帝在國本之爭中敗給了文官們,因此失去了在朝堂上的話語權。

而嘉靖皇帝和張居正是勝利了的。

但因為張居正隻是臣子,加上萬曆皇帝對他也是極為怨恨的。

因此他死後,被觸犯到了利益的文官們,才能這麼迅速且有力的進行反撲。

早已看清了事情本質的朱由校,也沒有花費心思在這上麵。

他早已跳過了這樣你爭我鬥的玩法。

嘉靖皇帝雖然在大禮儀事件中勝出,可那也僅僅限於表麵上,底下的文臣武將還是該乾啥乾啥,不過是收斂了許多而已。

這也就導致了後來漠南蒙古在俺答汗的帶領下,直逼北京城下的屈辱事件發生。

其實當掌握了實際的權力,以及自己的政治和軍事資本時,朝堂上的話語權自然就擁有了。

隻要秦良玉和吳勝的兵馬到位,平定叛亂不過揮揮手而已,因此他一點都不擔心。

那些嘴炮文官,任他們去說,任他們去罵。

現在的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將京師的規劃以及新建設徹底落實。

隻要建立起來新的製度,又有他這個皇帝的全力支持,京師的手工製造業,以及商業會很快新起。

隻要京師的經濟起來了,那他就有了一個足夠強大的後勤基地,不必事事依賴於南方了。

而且陝西那邊新農作物的種植也很成功,因為天災而導致缺糧的西北,不會在像曆史上那樣,餓殍千裡,寸草不生了。

朝廷財政支出的壓力將會緩解不少,這樣就可以節省一大筆錢糧來用作軍費,等時機成熟就可以兵出遼東,剿滅建奴。

隻要滅掉建奴,大明就沒有了威脅,到時就算是崇禎上來一頓瞎折騰,大明也不會亡國。

而國內的那些豪紳大族,地主士大夫這些,不過是跳梁小醜而已,朱由校就算是不動軍隊,也能玩死他們。

“臣郭應麒恭請皇帝陛下聖安。”

“警部已經正式成立,臣已按陛下旨意,將羽林軍中負傷殘疾的將士,調入了警部,共計兩千四百五十七人。”

“臣又從原上直親軍衛中挑選出一批堪用的軍戶,並在民間招募了青壯,總計六千七百人。”

新城的建設規劃,警部雖然還沒開始正式執行,可也在布置當中了。

警部是負責新城建設的監督和調度的,是重中之重,一個不好就可能導致一堆麻煩事。

而且五城兵馬司改城防部之後,京師的治安就全靠警部來維持。

眼下這個時節,京師是絕對不能亂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