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省之力(2 / 2)

“去年西南大亂,陛下親征西南,是以川貴兩省的兵馬而平了安逆和奢逆。”

“如今正士氣高昂,正好再次南下,開赴雲南,與黔國公合兵一處,必然能一戰而下。”

“至於大軍的軍餉糧草,以及後勤供應,依臣之見,朝廷可下旨於四川、貴州、雲南三省。”

“今年的秋稅,可不必運來京師,就以秋稅來充軍餉糧草。”

聽了王在晉的方桉,朱由校也是連連點頭,表示認可。

這也正是他所想的。

秦良玉的右衛軍鎮,就有兵兩萬多,加上兩省的衛所兵,打幾個土司和部落不是什麼問題。

而且四川和貴州的軍隊,也更適合於山地叢林作戰,或許不及那些土著,但也能勉強應對了。

朱由校當即就采納了王在晉的意見,以平南伯秦良玉,掛印右將軍的官職,來節製三省軍隊,統一指揮作戰。

包括黔國公沐昌祚,同樣也是受秦良玉節製。

本來他的官職和爵位都比秦良玉高,又是地頭蛇,按理來說應該讓他來當這個主將。

可沒辦法,他自己不爭氣,剛一開戰就打了敗仗,損失慘重,加上朱由校有意提防和削弱他的實力,秦良玉上位就很正常了。

而四川巡撫朱燮元,則為後勤主官,負責籌措軍糧,軍餉糧草等物資進行統一分配,大軍的後勤供應也由他來負責。

四川與貴州,各自出兵一萬,在加上雲南的一萬多軍隊,以及一些宣慰司和土司的部隊,差不多可以達到四萬人。

這比起正統年間的麓川之戰來說,簡直就是小意思。

畢竟當時參戰的部隊就達到了近十萬,除了地方軍以外,還有著兩萬京兵。

可朱由校也有著絕對的自信,這場戰爭必然要比麓川之戰結束的要快,戰果也必然更加豐厚。

而在聖旨的最後,朱由校還專程加上了一句話,隻要參與了叛亂的,不論是漢人還是少數民族的人。

也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隻要參與其中,就全部要被剿殺,同時也不接受投降。

用憲宗皇帝的話來說就是:滅其種族,絕其後裔。

從這個世界永遠的消失,畢竟隻有死人才不會對大明朝構成威脅。

為了避免底下的人心慈手軟,朱由校還專程派了三個太監和數十個錦衣衛,以及禦林軍兩百人南下,以監軍的名義督戰。

他下達的旨令,一定要不折不扣的去執行。

成化年間的故事,朱由校不想在自己這一朝再度重演。

而為什麼派錦衣衛南下,其中的原因或許隻有朱由校自己知道了。

沐家在雲南世鎮兩百多年,勢力盤根錯雜,根深蒂固,又掌握著一省的軍事力量。

對於朝廷的威脅,是最大的,那些所謂的世家大族,宗親藩王都不能比。

儘管沐家在原本曆史上確實是忠君忠國,可朱由校也不會因此而允許這樣一股勢力存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