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朱由校就下了聖旨給所有的宗藩,希望他們能捐獻一些錢糧來充實國庫。
本以為有秦、晉、蜀這三個大藩帶了頭,其他的宗藩多少也要意思一點。
可沒想到他們居然真的敢違抗自己的聖旨。
這些宗藩,雖然都奉了旨,可奉了旨以後就沒下文了。
找了各種理由來推脫搪塞,甚至還有的藩王,居然上書給他哭窮 氣的朱由校差點沒剁了他們。
這讓朱由校萌生了削藩的想法,可最後還是忍住了,現在削藩的時機還沒到。
可也不代表他就會丟了這個臉麵,吃這個啞巴虧。
他現在得罪不起天下的藩王,難道還不能找幾隻雞出來,殺了泄憤嘛?
而代藩,就是朱由校要殺的第一隻雞。
大同的軍政體係上上下下都已經被他清洗了,代藩這個最大的蛀蟲,自然也不能放過。
而且代藩也是強藩,也能在宗藩之中,起到威懾作用,可謂一石多鳥。
麵對皇帝的質問,朱鼐鈞其實也做好了心理準備的。
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
皇帝來找他,要說是來慰問自己,和自己扯皮他是打死都不信。。
他是代藩的子孫,又不是燕藩的子孫,世代都素不相識,沒事會跑來找他?
至於秦、晉、蜀這三藩為何下了血本,獻出了這麼多的錢糧,原因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總之他代藩,隻要他還活著,就不會輕易捐獻家財。
“臣有罪,還請陛下責罰,臣也想為國朝出力,奈何臣實在是沒有餘糧餘錢啊。”
“陛下剛剛也說了,大同之地,久經戰亂 已持續了兩百餘年,我代藩雖無性命之憂,可也不過剛夠溫飽而已。”
“臣這裡雖然有太祖皇帝所賜莊田,可北地這天氣,實在是難以種植出糧食莊稼。”
“加上蒙古人時不時的入關侵犯,四處燒殺搶掠,臣的那些莊田,已經荒廢許久了。”
“要不是有朝廷俸祿,臣這日子還不知道怎麼過呢,還望陛下明察。”
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他朱鼐鈞還真以為自己那麼好糊弄?
“代王,朕看在你是太祖子孫,是我朱家之人,朕才給你留了些顏麵。”
“沒想到你非但不領朕的好心,還在這裡睜著眼睛說瞎話,來蒙騙朕。”
“你可知道欺君是何罪名?”
儘管皇帝開始說起了重話,可此時的朱鼐鈞,依然是心有不甘。
天下是你燕藩的,關我代藩什麼事?
你自己沒錢就想來我們這裡搶,哪有這麼好的事。
這有一就有二 如果這次自己曲屈服了,那以後你沒錢了不是都要來找我?
我就是死不承認,不出錢糧,你又能怎麼樣?
還敢殺了我不成?
“臣自然是知道欺君之罪,隻是臣說的句句屬實,陛下如若不信,可查宮中賬簿。”
見他這個態度,朱由校也知道沒有必要再與他浪費口舌了。
這些藩王和那些文官一個德性,都是自私至極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