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的好,殺的好啊。”
“這些惡霸貪官,就應該這樣處置。”
“皇帝陛下聖明,終於是有人給我們這些升鬥小民做主了。”
大同校場外,無數的百姓將此圍的水泄不通。
今日這裡有大事發生,所有的貪官汙吏,還有那些惡霸,地主劣紳,將在此公開處刑。
皇帝陛下已開了金口,整個軍營校場將對外開放一個,以供老百姓來觀刑。
得知這個消息,城中百姓都不用官府組織,自己就來了。
當他們看到昔日高高在上,耀武揚威的老爺們,此時在邢台上哀嚎求饒,滿地打滾的樣子,他們心裡彆提有多興奮了。
看到平日裡這些欺負壓迫他們的惡霸地主,恨不得自己上去親手剮了他們。
而此次負責監斬執行的,是大同知府的一個幕僚師爺,名為張善。
此人可謂是人如其名,當得一個善字,他在當地德高望重,從不欺壓百姓。
也不與那些貪官汙吏同流合汙,反而是行善事,扶助貧苦百姓,多次以私財救濟流民難民。
在這個人吃人的時代,各級官吏無止境剝削壓迫老百姓的時代,能做出此事實在難得。
他出身於軍戶世家,家族世代為邊衛的百戶。
以此出身能在二十多歲考上秀才,已然是不容易了,讀書人雖多,可也不是這麼好出的。
這不止是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持,還要個人的天賦悟性的。
同樣他也是因為家中有個百戶的官身,才通過錢財和關係,好不容易可以當上知府的幕僚師爺。
朱由校得知此人後,也是感慨想不到這種汙濁之地還有品德心性如此突出之人。
儘管他是一個連舉人都考不上的老秀才,可他的為人,以及為公之心,比起京師那些高中的進士還要強出無數倍。
當即就下了旨意,由他暫任知府一職,如果能力能達到及格線,將來他必然是要重用的。
不過以此人的心性和為人,能在如狼似虎的大同官衙中立住腳,至少這為人處事、察言觀色之道已然是不俗了。
朱由校要考驗的,就是他的理政能力,以及民生治理才乾到底如何。
此時的張善,坐在監斬官的位置上還有一絲的不可置信。
自己居然被皇帝親自任命為大同知府了,這可是他從來都不敢想的事啊,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還沒等他緩過神來,一個錦衣衛小旗就在旁邊提醒道:
“太守,該下一批了。”(知府的雅稱)
張善一個激靈,自己的意識就被拉回到了現實世界。
看著這些昔日與他談笑風生,把酒言歡的同僚,還有他得罪不起的官老爺和豪紳們,一個個的都慘死在自己麵前。
尤其還是自己下的令,全程觀看著,心中不動容沒有想法自然是假的。
他在心中暗暗歎氣,這些也都是他們應得的,平日裡作威作福,有此下場也是活該。
想到這裡,他連扔令牌的力氣都大了許多。
令牌一碰地,那名小旗就大聲喊道:
“開始行刑。”
軍士們很快就提著一桶桶的開水走了上來,直接就往那些已經被扒光,連底褲都沒有的人身上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