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的這個待遇,不管是給誰,都足以打動激勵他們了。
要知道,明朝可是不缺讀書人的,有了這麼多的讀書人,堂堂的大明朝還會缺官嘛?
朱由校敢這麼大批大批的殺官,就是因為有數不清的預備官員,在民間眼巴巴的瞧著呢。
雖然朝廷官員現在還是處於緊缺的狀態,可那是因為他自己沒有去補而已。
如果真的想把缺額全部補上,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而已。
那些中了進士的,因為沒有關係人脈,有多少賦閒在家的?
又有多少不受重用,在偏遠地區當小官的?
還有的因為不會人情世故,亦或是太過剛直,不願同流合汙的,為官一生受儘了打壓。
像這樣的事情,在大明朝早已是習以為常,這樣例子,簡直數不勝數。
位置就這麼多,官職都是固定的,可就是這麼點粥,那些世家大族,江南的豪門子弟就分去了至少一半。
剩下的一半,各省的科舉進士又要分去大頭,剩下的那點殘羹剩飯,他們擠破頭都未必能排上。
朱由校要清理江南的利益集團,就必須扶持起其他的勢力來對抗分權,慢慢接手他們的權力。
這些商戶作為自己的家臣,身家性命已經徹底綁定在他的身上了。
既然如此,為何不給他們點甜頭好處,好讓他們更加賣力呢?
朱由校雖然對滿清感到極為惡心,可不得不承認,他們在皇權集中這一塊,確實到達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屬於封建王朝的天花板了。
滿清前中期的皇帝,那才叫做真正的皇帝,想乾什麼就乾什麼,文官和士大夫連個屁都不敢放。
而他們之所以能這樣,就是因為有自己的基本盤,這基本盤就是滿漢蒙二十四旗。
不管是在官場還是在軍隊,滿清皇帝的八旗都擁有著絕對的權力和地位,壓的漢官漢將們連氣都喘不過來。
既然他們可以做到這一點,朱由校又為什麼不能呢?
收家臣是自古就有的,也有不少皇帝這麼乾過,朱由校隻不過是效仿他們而已。
他收的家臣或許不及那些八旗一樣對皇帝絕對擁護支持,可至少比站在自己對立麵的人要可靠許多。
“你們作為皇家商會的第一批加入者,同樣也是朕的家臣,務必要兢兢業業,凡事仔細斟酌,小心謹慎,儘早將商會壯大起來。”
“好好給朕做事,朕不會虧待你們的,可要是有其他的什麼想法,朕知道了也絕不會姑息。”
“希望朕今日之言,你們都牢記於心,不要忘了。”
吃了定心凡後,這些商戶的心裡也有底了。
胡大元反應極快,當即就跪呼道:
“主子放心,臣等必然恪儘職守,絕不敢有二心。”
(主子這個詞,並不是滿清專屬,這是早就有了的稱呼,五代十國就有了,元末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就對一些降將說過,亂世之中要找個好主子,基本上都是一些私臣、奴仆稱呼主家的,隻是在滿清用的太廣泛而已)
見胡大元拔了頭籌,其他人也不甘示弱,當即跪呼表態。
其實對於他們來說,能成為皇帝的人已經是燒了高香了,雖然有極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