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換屆的會長,同樣也有繼續參選的權力,隻要有能力,能給商會創造價值貢獻,依然可以連任。
不過難度有些大,因為朱由校要維持會中勢力的平衡,不可能讓一家獨大。
就算能力再強,貢獻再大,三屆六年之後也必須退位,等過一屆才能有資格繼續參選。
而那些在裡麵混吃等死,對商會沒有價值和貢獻的商戶,也是要兩年清理一次。
這清理可不是簡單的趕出商會這麼簡單,而是上繳一半的家財資產的,否則就要被抄家滅族。
而且不準退出,想要退出就得淨身出戶,除了自己住的房子宅院,全部都要上繳給商會。
而為了公平起見,商會將采取選舉的製度,各家都有投票之權,不管是選舉會長還是清理混子,都是如此。
當然了,最終還是要由皇帝自己的來定奪的。
朱由校雖然不會管具體的事項,可大方向和一些關鍵問題,他自然是要管的。
否則那和朝堂有什麼區彆?
同時會中還會有錦衣衛之人負責監察,所有的賬目,不管是支出還是進項,錦衣衛都有查看之權。
錢糧從哪進的,支出又是何用,全部都要寫的清清楚楚,而不是就記個數這麼簡單。
朱由校自己也會時不時的搞個突擊檢查啥的,避免當地負責監察的錦衣衛,腳踏兩隻船,聯合起來蒙蔽自己。
不過朱由校卻不會和他們說這些。
“民間有句俗話怎麼說來著,正所謂皇帝都不差餓兵。”
“想要馬兒跑給馬兒吃草的道理朕還是懂的。”
“雖說你們都是給朕辦事,可朕也不想虧待了你們。”
“每年的分紅,朕拿七成,會長和副會長拿一成,你們各家分一成,還有一成,就留作公用基金,存儲於商會中,以備不時之需。”
“如有成績優異,貢獻突出者,朕可從這公用基金中撥出一部分來獎勵於他。”
“還有,凡是隸屬於皇家商會的,每五年可以推舉家中,一個優秀的子弟兒郎於朕,不管他們有沒有功名在身,隻要具備能力,朕都可破格直接任用。”
“如果有出眾者,將來坐上為一省巡撫,或是擔任侍郎,甚至六部尚書,也不是不可能。”
朱由校才說完,這些商戶就開始躁動不淡定起來。
那分成之事,雖然他們從來想過,可就那小小的兩成,他們雖然不至於不在乎,可也是極好了。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皇帝最後說的。
當官啊,這可不止是讀書人的夢想,這是天下所有人的夢想。
不管是他們這些小門小戶,還是那些豪族大戶,即使是家財萬貴不缺錢的,把頭擠破也想在進入官場。
就算是家族中沒有當官的,他們想儘辦法,不惜重金拉攏當官的。
為的什麼?不就是為個心安,為個安全嘛?
甚至有的還會去尋找挖掘那些窮苦寒門家的子弟,親自來培養,所為的也就是個保護傘而已。
而自家有了當官的,那就不一樣了,如果出了個大的京官,也不需要費儘心思的,像條狗一樣去巴結那些官老爺,尋求庇護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