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蓴
畢竟遼東的軍閥並沒有完全清理乾淨,還有那個龐大的走私集團,也沒有鏟除,對遼東他還是不能完全放心。
有了周興武在山海關,那不管遼東亦或是關內發生了什麼,都已經把門關起來了,可以不受任何影響。
而薊鎮方麵,朱由校以吃空響貪汙糧餉等罪名,直接把那個總兵官給砍頭抄家了。
然後任命老將陳策擔任了薊鎮總兵官。
至於山西和宣大方麵,朱由校並沒有動作。
他也沒有必要去動,宣府總兵滿桂手上有著王命旗牌,必要之時可以臨時調動軍隊。
而且還可以名義上節製大同各路兵馬。
又有總督陳奇瑜在那裡,楊洪被看的死死的,頂多像現在這樣,也就能搞點小動作而已。
真的乾起那誅九族的事來,他就不信整個大同將士,都願意豁出一切去給他賣命。
曆朝曆代以來,除了農民起義軍以外,其他的造反其實都不過是一些武將因為一致的利益或是其他原因才成事的。
手下的大頭兵很多都不知道乾什麼,因此有了一句傳頌已久的名言,隻知有將軍而不知有皇帝。
皇帝要巡邊的旨意一下,在官場頓時引起了熱議。
許多人以為皇帝是又要親征,趕忙上奏阻止。
現在朝堂上聲音最大的就是擁皇一黨的官員,他們可不想皇帝出什麼事,自己的前途還要指望皇帝呢。
隻有陳良訓一乾人等,顯得極為興奮,心裡暗道終於是要把皇帝給騙出宮了。
其實這封軍報,並不是大同來的,而是他們的傑作。
皇帝要免了楊洪的官職,還要處置大同將領,他們知道對於自己是極為不利的。
很可能導致所有的努力功虧一簣。
於是便學著楊洪的,也來了這麼一出,並派了快馬去通知楊洪,讓他好生配合這出戲,現在果然是立杆見效。
朱由校其實也猜到了,因為楊洪的反應不可能這麼快,所以他沒有做出決斷。
既然京師的內應也露頭了,朱由校覺得早日解決最好,畢竟現在的事太多了,他可沒精力和他們在這捉迷藏。
此次巡邊不同以往,因此朱由校做了周密的安排。
他離京之後負責留守,實際掌權的大臣,依然是內閣三大臣以及英國公張維賢這四個人。
同樣是軍政分管的方式,英國公隻管軍隊,文官隻管政事,兩者之間井水不犯河水。
六部之中,主要的行政官員也大多是自己安排的,就算自己離開一段時間,也出不了什麼亂子,京師依然在自己掌握之中。
至於其他的官員,凡是上了朱由校黑名單的,這次巡邊他要全部帶走。
到時不管怎麼樣,總之這些人是死定了的,在外麵朱由校隨便找個由頭就能把他們全宰了。
也省的錦衣衛調查來調查去的,空耗時間精力。
對一些將死之人,暴躁的朱皇帝還沒有那麼好的耐心。,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