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並沒有與他們聊過多的國事,免得他們心理壓力太大。
最後根據他們的個人能力以及性格特征,朱由校把這三人合理的安排進了官場中。
宋賢去了吏部實補考功司主事一職。
這是吏部最為重要的一個部門,因為所有官員的升遷、評分等等各方麵。
都是由考功司來負責統計以及彙報的。
朱由校讓宋賢去的目的,就是要他暗中查探。
這些年來,吏部官員大多為東林黨人,考察以及評級的權力都在他們手上。
朱由校就是要看看,到底是哪些人,通過這個門路走了捷徑。
一旦真的查清,就可以把他們的那些朋黨,給一網打儘了。
而李進則是被外派出去了,他將跟隨金學曾以及陳經綸的團隊,前往西北地區學習新農作物的種植以及研究。
至於盧象升,這樣的牛人,朱由校自然是要留在身邊好好培養的。
他被授予了兵部員外郎一職。
朱由校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是要他早點熟悉軍務之事。
現在的他,還不是那個文武雙全,赫赫有名,總督天下兵馬的督師呢。
“愛卿空閒之時,可以多讀些兵書,多研究下古來名將之戰略戰術,將來或許能夠用得上。”
“我大明現在是多事之秋,外有建奴作祟,國內也是叛亂驟起。”
聽到皇帝囑咐,盧象升當即應承了下來。
朱由校金旨任命這三人的事,傳到外麵時,可謂引起了軒然大波。
不止是官員們在討論,就連民間的老百姓,都是議論紛紛。
因為皇帝的這一行為,已經是破了規矩,相當於破了祖製了。
就算是狀元郎,也沒有直接任六部官職的先例啊,大家不都是從翰林院開始的?
因此他們再一次的聯合了起來,紛紛上起奏疏,請求皇帝收回聖命。
儘管他們知道可能性幾乎沒有,可還是去做了。
朱由校也是保持著一貫的態度,不予理會,官員們呈上的這類奏疏,連進乾清宮的機會都沒有。
剛到司禮監的門口,就已經被王朝輔給下令全部焚毀了。
也正是這一舉動,讓得陳良訓等人越發的緊張焦急了。
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一個信號,皇帝是絕對不會退步的,而且步子會邁的越來越大。
皇帝已經安插起自己的人手了,而且上來就是掌握實權,他們不能在靜觀其變了。
“立刻書信楊洪,讓他開始行動,不要在等了。”
幾個主要策劃人再一次碰頭,簡單商議過後,很快便統一了意見。
“成國公,此事事關重大,到時你們可一定要儘全力,決不能有所保留。”
“你們放心吧,我等幾家如今雖然沒了兵權,可也是開國功臣之後,話還是能說的上的。”
“隻要你們能成,讓皇帝回不來京師,我們就有辦法,擁護廣王順利登基。”
…………
…………
福建
靠近海岸線的的一個村莊,此時已經是燃起了熊熊烈火。
“海盜來了,快逃命啊。”
“是倭寇,是倭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