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已經不小了,每一天的經費開支都是很大,在國庫沒有充盈起來,還是沒必要擴大。
“不必了,眼下的人手正好,如果實在缺人,那就從槍銃廠調撥人手,增添火炮廠的人手嘛。”
“神武火銃與火繩槍的的產量,可以適當減少,隻要能夠保證神機營的正常需求即可。”
“朕不要求你們每個月的產量可以達到多高,但是工藝水準,務必要達標。”
“所有的火槍,在交付軍隊之前,你們都要嚴格把關測試,一杆神武火銃,至少要發射二十次之後,確保無誤,才能出廠。”
“每出產的一支火槍,都要在槍把上刻上製造工匠的名字,並且表明年月日,出了事情,也好從源頭抓起。”
“朕可不希望,我神機營的將士拿著一杆杆燒火棍,在戰場上送了命。”
這一點他也是學朱元璋的,把工匠和主官的名字刻上,不說百分百保證怎麼樣,但是質量必然是過關的。
不會有偷工減料,粗糙濫造。
總督張之極、總製畢懋康、總監李永貞三人,也沒想到陛下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可既然已經吩咐了,那就得唯命是從。
現在畢竟還是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軍隊的戰術思維,以及對戰爭的思想,還太過於落後。
底層軍士歸根結底隻是農民而已,就算是再怎麼勇猛,最多也就是不怕死,這在火器戰爭時可是不行的。
要想打造出一支以火器為主的精銳部隊來,首先就是要提高軍隊的戰術思維以及素養。
而且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這種思想以及形態的改革,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
目前來看,有神機營的幾萬火器精銳,就已經足夠了。
再者他現在的實力和精力,也隻夠培養一支神機營精銳了。
且火槍的技術目前已經達到一個瓶頸期了,現在的所有火槍,都是滑膛槍。
就算是燧發槍,也依然是填裝火藥彈丸,極其不穩定,穩定性依然是不堪入目,時常會有彈丸堵塞槍管。
因此要想使火槍更上一層樓,那麼對於工匠和製造的工業水準是要求極高的。
畢竟下一步就是線膛槍了,可不是人工能夠打磨製造出來的。
要想突破,以現在這的工業技術水準,是想也不要想。
而且就算是滑膛燧發槍,也足以麵對現在的戰爭了。
要知道,歐洲使用滑膛燧發槍可是有兩個多世紀,鴉片戰爭時,英國的主要武器,正是滑膛燧發槍。
轉悠了一圈之後,也臨近於黃昏了。
朱由校今日又是賞賜了一萬多兩銀子給那些研製新式武器的工匠,以示表揚和嘉獎。
他在這方麵可從來不會小氣,該花錢就得花錢。
隻要是錢能解決的事,那就都不是事
“兵工廠交於你們,朕還是放心的,希望能早日傳來喜報,朕在宮中,靜候佳音。”
三人在廠門口齊呼道:
“恭送陛下!”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