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早做準備(1 / 2)

朱由校難得來一次兵工廠,自然是不可能檢閱一番新武器就回去的。

如今神機營的火器槍支,雖然大部分還是火繩槍,可遠非之前的能比。

這些都是在畢懋康以及張之極的監督和審核下製造的,基本沒有缺工減料,粗糙濫造的成品。

因此軍士使用起來,也沒有了畏懼的心理。

因此他也沒有短時間內,想要大量列裝神武火銃的想法,現在的火繩槍,已經夠用了。

而且全軍換裝,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財政的支出可不是個小數目,現在的大明根本支持不起。

明軍的火器其實根本不差,隻不過是因為兵仗局的偷工減料,以及官員的貪腐而導致,製造出來的都是次品而已。

曆史上為何明軍士卒不敢用火器,就是因為動不動就炸膛,或者說打不出火藥,堵塞等情況實在太多了。

戰場凶險至極,兩軍交戰之時,出現這種意外情況,完全是致命的。

因此建奴也從沒有把明軍的火槍放在眼裡過,他們隻是畏懼大炮而已。

於是朱由校決定,兵工廠主要製造以紅夷大炮以及佛郎機炮為主,現在這個時代,火力覆蓋才是王道。

還要研製更先進的的重型大炮,威力和射程都要加強。

袁可立的海軍艦隊已經小有規模了,而海軍的艦船自然是要裝備重炮的,否則哪裡來的火力呢?

明軍仿製的紅夷大炮,不就是當年在海戰中繳獲洋人的嘛。

隻是曆代皇帝都不怎麼重視海洋,而官員也是閉口不談,因此這紅夷大炮就淪落為了守城的火炮。

而且現在正是大明發展海軍的最佳時機,此時的歐洲強國都在爭當海洋霸主,在混戰之中,無暇東顧。

可過不了多久,歐洲的基本格局就會慢慢奠定下來。

殖民曆史悠久、一直是海洋霸主的的荷蘭、西班牙等國,將會被英國取代。

而且台灣還在荷蘭人的手裡,朱由校是必須要收複的。

雖然現在的艦船不如明初之時,但隻要重視起來,慢慢發展,要不了多久,憑借著大明深厚的底蘊,必能趕超歐洲國家。

“愛卿,火炮的威力能有多大就造多大,射程能有多遠就造多遠,不要吝嗇錢財,朕會全力支持於你,儘管放手去試即可。”

“想當初,火藥還是我們漢人研製出來的呢,朕就不信,到了如今,我大明的武器,會落後於那些蠻夷。”

“陛下放心,臣定然竭儘全力。”

畢懋康其實並不是很擅長火炮,但既然是陛下信任於他,他又是兵工廠的總製,也不好推辭。

而朱由校又豈會不知道這一點?

其實畢懋康畢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都是火槍火銃,他撰寫的軍器圖說,主要也是這方麵的內容。

“愛卿可多與徐閣老探討,他從小便與洋人打交道,對於洋人的武器火炮方麵,也是有極深的了解和造詣的。”

畢懋康當即表示道:

“臣謹記!”

“隻是………”

“隻是什麼?愛卿還有什麼擔心的?”

“陛下,是否再多招募一些工匠,以增補人手?”

增補人手?朱由校想了想還是覺得算了,現在兵工廠各種工匠足足有萬餘人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