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謀行刺(1 / 2)

正在朱由校和內閣官員在準備科舉應試時,內城當中的一處宅院,聚集了數十個官員。

他們已經下定了決心,達成了共識,誓要為天下人鏟除朱由校這個昏聵暴君不可。

他們和朱由校交手的次數也不少了,然每次都是慘敗吃虧,所以

現在也學聰明了。

在沒有絕對的把握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出手的。

更不會公然和他唱反調,免得被抓住把柄,打廷杖下詔獄。

同時也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起來的勢力,以及利用一切可以幫助他們達成目的的人和事物。

就比如以朱純臣為首的,對皇帝不滿的幾個勳貴,就是他們要重點拉攏的對象。

還有一些民間的士子儒生,這些人大多是年輕氣盛,社會經驗嚴重不足的人,正是他們最好利用的人群。

可以借助他們的嘴巴,去把這個暴君登基以來的所作所為,以及政策宣傳出去。

必要之時還可散播輿論,如此他們可占據大義名分,名正言順。

而江南方麵,他們也是會加強聯係,要求他們在南方配合京師的一切行動。

其中主要的作用,自然就是集結各家各族的家丁和隱戶,打著朝廷暴政,皇帝昏聵的名義起兵作亂,煽動民變。

他們的實力到底有多強,根基到底有多深,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如果真的如他們預期中的行動起來,那效果必然不會差。

這樣的事他們也不是沒有乾過,嘉靖年間的倭亂,不說是他們一手造成的,可他們也是功不可沒。

因此真的要較量起來,他們也是不虛的。

“諸位,現在形勢對我們極為不利啊,還是不要把事情想的太簡單。”

“皇帝對我們的防備和監控,從來就沒有鬆懈過一刻。”

“聽說前段時間,他又抽調了幾千軍士入城,增補內城的守備力量,巡邏的軍士也增加了。”

“諸位都是聰明人,想必也不用我明說了吧。”

“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北方沒有軍隊的支持,更沒有任何軍事力量的支持,這一點至關重要啊。”

“如果我們真的成事了,到時立新君的話語權,我們同樣是微乎其微的。”

“更不用說,如今內閣三大臣,和六部尚書都是皇帝親自提撥的。”

“而且就算我們和那些勳貴組成了同盟,這一點也還是我們的缺陷,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彌補。”

一個看上去極為睿智的中年官員說道。

聽他們的言語,顯然是在商量著怎麼對付皇帝。

聽了他的話,在場的二十幾個的官員,都是麵露憂愁,看樣子他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能夠參加今日會議的,互相之間不是同鄉,就是有利益連接的江南籍官員。

因此他們也不擔心會有人走露風聲,或是出賣了他們,畢竟都是綁在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這裡的官員,也都是前幾日去午門進行了跪諫的那批官員,都是自己人,絕對放心。

“部郎言之有理,此等大事,確實是要慎之又慎,確保萬無一失,方可行動。”

“畢竟在場的諸位同僚義士,都是堵上了自己身家性命的啊。”

“京師的羽林軍,歸屬皇帝直接管轄,就連兵部也被勒令不得過問羽林軍的任何事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