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南都命脈(2 / 2)

幾位大臣看到皇帝深思的表情,也識趣的告退了。

大臣們走了沒多久,朱由校就詔見了負責值守乾清宮的一名錦衣衛千戶。

“你拿著朕的這些手諭令旨和劍印,挑選幾個武藝高強的手下,立刻出城去南京,把朕的諭令傳達給張世澤和李之才,一定要快!”

千戶小心翼翼的從王朝輔手中接過手諭令旨,和調兵的劍印。

而後又恭敬的回到原位,跪在地上聽候下一道令旨。

朱由校拿著一個玉如意輕輕的拍打著手心,閉著眼睛繼續說道:

“你見到他們後,將朕的口諭一並告訴他們,不管是出了多大的亂子,有多少人不服,一律都按照諭令執行即可!”

“如果爆發了民亂,不必請示南京的勳貴守備,還有當地那些官員,立刻出兵進行平亂,凡是參與者,一律誅殺,不給他們任何反抗和翻盤的機會!”

皇室在南直隸的根基和權威實在是太淺了,皇帝上百年不去就算了,連個藩王也沒有,完全是那些勳貴和官員的法外之地。

南京城的軍政大權,是完全掌控在勳貴和文官們的手裡的。

北京的勳貴,除了英國公以外,基本都是吉祥物,可南京的勳貴是有實權兵權的。

南京的守備部隊,主要就掌握在勳貴們的手裡,他們基本上是輪著來的。

而南京守備大臣的任命,皇帝是有絕對任免權的,朱由校此刻真是謝天謝地。

還好那些不中用老祖宗沒把這項大權給弄沒了,不然他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南京是大明朝的留都,更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

而且還是整個南方的軍事重鎮,政治中心,北京雖然是第一首都,可和南京根本無法相比。

南京城池比北京要大的多,人口也高達一百多萬,其中多為商人以及士紳,經濟發展極其活躍。

目前為止,是全世界最大、最繁榮的城池,沒有之一。

南京也是是曆朝曆代當中,最大最廣的城池。

北京這個首都,和南京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不管是任何方麵,就連居住的人口,也完全不及南京。

皇城也是一樣,朱棣建的紫禁城,在南京皇城麵前,就是個大一點的房子而已。

南直隸也是全國最為富庶的地區,光是一個應天府,就比的上半個陝西了。

北京君臣們吃的糧食,大多為南直隸通過漕運上供和運輸的,是整個大明朝的命脈所在。

可就是這麼重要的命脈地區,卻根本不受皇帝和朝廷的管控,頗有一種自治味道。

總之就是,我們每年按賦稅的定額上繳,朝廷有什麼人事任命,我們也全部遵從。

可要是想讓他們乾點彆的事,為朝廷做點份外的貢獻,那根本想都不要想。

皇帝在江南想要辦好一樁差事,就算有朝中大臣的支持,那也是難如登天。

除非你具備著絕對的實力和權威,那或許能壓製住他們。

而這個絕對的實力,指的仍然是軍隊,是受皇帝直接管控,唯皇帝命令是從的一支軍隊。

隻有這樣一支軍隊駐紮在南京,控製著這個官紳的大本營,皇帝的聖旨才能有效,才能執行下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