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南都命脈(1 / 2)

皇帝的一句是否要為他們辯解,可是嚇壞了王象乾。

他趕忙躬身作揖,連連呼道臣不敢之類的話語。

自己也沒問什麼啊,隻是覺得太過突然,發出疑問而已,陛下怎麼就怒了呢。

他一個當代人,自然是無法去理解朱由校這個後世人,內心是多麼的痛恨這些晉商。

這些辱沒祖宗先人的狗奴才,就是把他們挫骨揚灰,都算是輕的了。

好好的人上人不當,非要去剃個豬尾巴辮子跪在野豬們的麵前喊著主子,真是天生奴性。

“是朕剛剛太過激動了,首輔莫怪,隻是你實在不知道這其中的內情啊!”

“你們如果知道了這些商人背後做的那些缺德事,毫無人性的一麵,你們也不會繼續容忍下去的。”

擔任過宣大總督的王在晉對這事頗感興趣,立刻上前詢問道:

“不知這其中有何內情呢?”

朱由校自然是不會說的,一口就將王在晉給回絕了。

“兩日後的大朝會,你們就知道了!”

陛下又要開大朝會?看來是真的有重要事情了,他們回去以後得好好準備一下。

朱由校本來還想將稅收製度的改革也提出來的,不過想了想還是算了,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路子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他現在得先把江南那些人積欠的賦稅給追繳回來才行。

還有晉商一案,以及如何擺平那些宗室藩王。

隻要這三件事能夠落實到位,天啟二年的大明朝,將會改變許多。

不說彆的,隻要能將藩王們的俸祿停止發放一年,他就能拿著這批錢糧去辦許多事。

現在的大明朝,光是親王就有二十多位,二十多萬石糧啊,可以解決多少百姓的溫飽。

那些郡王、鎮國將軍之類的在加起來,已經超過了百萬石糧米,幾十萬兩白銀。

至少錢糧方麵,他不會在這麼拮據了,一些改革的方案也該提上日程了。

再加上追繳回來的賦稅,國庫將會是近二十年來,最為豐盈的時候。

至於晉商們的家產,那自然是屬於他私人的,錦衣衛和羽林軍辦的差,怎麼可能分給戶部。

此時的朱由校,已經萌生出了換內閣首輔的想法,王象乾當任首輔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現在的朝堂,已經不需要他這被迫成為保皇派的中立者來維持局麵了。

朱由校自己拉起來,組建的新黨派,已經是話語權最大的了,文官們很難再去阻止他做什麼事了。

是時候把徐光啟這個擁有新思想、新思維的人給頂替上來了。

他自小和洋人打交道,懂的佛郎機語言,對他們的文化和文明有基本的了解,將來與外國的交涉,必定少不了他。

他也知道不少新奇的事,在某種程度上,或者說,在一些新科技的研發普及上麵,他們兩個還會有共同語言呢!

天啟朝改革的首輔,非他莫屬!

稅收製度還沒有晚善解決之前,王象乾還得在這個位置上好好呆著,這個大鍋,真是非他來背不可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