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火器改進(四千字)(1 / 2)

畢懋康命人拿起擺放在地上的一窩蜂,將所有的炮管打開,並讓人將火箭取出,仔細打量了起來。

他對於各個類型的火器都是有過研究的,大部分火器的弊端也都清楚,隻是他眼下也沒有思緒。

半晌後他輕歎一口氣,回身對著朱由校作揖道:

“陛下,改進之事還得容臣幾天時日才能答複陛下。”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

“愛卿不必歎氣,此事不急,朕給足你時間!”

科技這東西是強求不來的,隻能慢慢的去揣摩和不斷的實驗,沒有什麼是一步能成的。

自生火銃能在短短半年時間就研製成功,那是因為畢懋康已經研究多年了,掌握了核心關鍵點,不然沒這麼容易。

現在有了神武火銃,就可以大規模的列裝軍隊了,要想發展出更加先進的火器,憑現在的知識儲備和技術,還有工業根本不可能達到。

要知道,最早的燧發槍是在十六世紀研發的,而等到下一次技術攀登至新一代的時候,已經是十九世紀了,那個時候,才由前裝式火槍進入後裝火槍。

朱由校又看著一輛火箱車道:

“還有這流光神機箭,朕上次北征時,對陣蒙古騎兵它可是立了大功,讓那些蠻夷好好認識了一下我大明的火器。”

“雖然它的威力已經足以擊敗敵人,但還不夠,朕想讓你好好研究一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它的威力和射程距離,至少要達到神威大將軍炮的射程。”

朱由校站在火箱車的旁邊,用手指著前方道:

“我們的火器,不管是槍還是炮,大都是呈一條直線平射出去,雖說在戰場上使用毫無問題,但畢竟太過單一。”

“因此朕還想改變流光神機箭的發射方式,就如虎蹲炮那般,以仰角的方式進行曲射。”

徐光啟滿臉疑惑的問道:

“敢問陛下,這仰角和曲射為何意?”

虎蹲炮的發射方式他們是知道的,不得不說這門火炮在山地和叢林等地方最好使用,因為它是先發射到天上,然後落到地上,可以越過障礙。

“這仰角和曲射之意呢,很容易理解,你們都記一下,將這兩個詞彙收錄進書中。”

“你們抬頭朝天上看,這就是仰角,如果你的麵前有人,那也可以稱為仰視。”

“而這曲射呢,就是一個拋物線,何為拋物線呢?”

說完朱由校就彎腰撿起一塊石頭,然後往正前方猛的丟了出去,拍了拍手說道:

“這就是拋物線,可懂了?”

眾臣心惑大解,齊聲道:

“臣等明白了!”

現在的朱由校經常開始用現代詞彙了,他不能被這個時代所同化,雖說他不能憑借自己的雙手改變什麼,但好在他所知道的先進知識比他們多的多。

他可以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潛移默化的慢慢改變,雖說不怎麼起眼,但這也是知識,至少比整天大喊之乎者也這些玩意強的多。

“但朕是說的類似發射方式,虎蹲炮雖好,但射程不過區區三四百步而已,而威力也達不到流光神機箭這般。”

“朕想的是,要在幾千步之外就能進行遠程打擊,不管敵軍是駐紮在城中、還是險要隘口,都要能夠攻擊的到。”

“陛下,這等要求怕是無法做到,就算是虎蹲炮,也不能越過高厚的城牆直接攻擊到城中啊。”

朱由校為了他們能夠更好的理解,手口並用的耐心解答。

明朝的火箭,就是在箭矢上麵綁一到兩個小型炸藥包,然後通過引線點燃發射。

這就是神機箭射程距離不夠和威力不如火炮的原因。

按照他的想法,首先要改變的就是炮管口徑和火箭。

要想威力足夠實現轟炸,隻能從火藥的攜帶量下手,要想提高射程距離,也隻能從火藥這個點來下功夫。

然後火箱車的角度位置也得改變,得呈仰角。

火箭不能在用普通的箭矢,得改用全火藥包。

而且還要有一定的準星,不能讓火箭發射出去後到處亂竄。

這可是個真正的技術活,難度係數很高。

現在的大炮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角度不夠。

明軍裝備的紅夷大炮雖然威力不小,單太過於笨重,因為這門火炮本來是海上用的,是明軍擊敗了西洋戰艦後繳獲的。

大明的君臣正是被它的威力所吸引,仿製成功以後,紅夷大炮便被送去遼東那些重城,立在城頭之上作為守城所用。

而佛郎機炮和大將軍炮這些,雖然是要輕了許多,但那隻是和紅夷大炮相比。

明軍野戰所用的火炮多為虎蹲炮、小佛郎機炮這些為主,這些比較輕便,容易攜帶,但威力卻是極為有限。

朱由校想法很簡單,既然現在解決不了大炮存在的弊端,那就先從火箭炮上摸索發展,先積累一定的技術。

朱由校講解了大半天,大臣們終於是懂了,他也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這可真是太難了。

“愛卿儘管大膽去改造,總之朕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要以曲射的方式實行覆蓋式轟炸,隻要達到此點,就算成功。”

“臣明白了,隻是要想完成,恐得需時良久,而且臣也不敢擔保必能成功。”

“愛卿放寬心,朕還是那句話,不急於一時,儘管放手去做,不管你是要人,還是要錢糧,總之朕會全力支持於你。”

畢懋康激動的說道:

“臣謝陛下,臣必然竭儘全力,不負陛下皇恩!”

火箭炮啊,這可是真正能夠成為立國根本的重器啊,就是不知得到何時才能問世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