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駕崩,繼位的建文帝完全與自己爺爺的想法相反,太祖許多的國策、方略全部被他修改,興辦的學堂基本上無人問津。
後麵造反成功的朱棣也並不重視此事,學堂之事從此一蹶不振。
除此之外,太祖皇帝還有諸多的善政,養濟院、惠民藥局和漏澤園,這是大明的三大福利機構,真正的造福百姓。
養濟院就和如今的養老院孤兒院一樣,專門收養孤苦無助、無家可歸的老人,還有無人照料的小孩和殘疾人,太祖明確規定,一人每月可領三鬥米、五斤肉,如果地方官員沒有做好,最輕都是革職查辦,嚴重的還會下獄論罪。
漏澤園則是專門收集暴屍荒野、無人認領的屍體,由官府出錢出地為他們安葬。
惠民藥局在曆朝曆代都是沒有的,這是一個專門為百姓服務的福利機構,那些沒錢看病買藥的窮苦老百姓可憑地方衙門認證的文書去免費看病買藥。
太祖自己是窮苦出身,在自己少年時期就經曆人生第一大難,一大家子幾口人在一年之中全部餓死,隻剩下他和二哥兩個人苟延殘喘,最後因為要活命還不得不各自放開尋找出路。
此次經曆給他的心靈留下了極大的陰影,因此他尤為的重視農業,對於農民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這與他的出身經曆關係極大,可以說影響一生。
太祖在曆代皇帝中可以說是一個異類,他是真正的關注著底層百姓,真正的為這些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謀福,他雖然對於這些同為農民出身的人極好,但從心底裡極為厭惡商人士紳。
因為他的父母兄弟就是因為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士紳官吏間接害死的,所以他建立的大明才會重農仰商,甚至劃分了士農工商四個等級。
要不是需要士大夫來當官治國,可能就是農工士商四個等級了,因為他對於官員也是沒有任何好感的,甚至是幫助他打天下的李善長和劉伯溫這些人都不相信,一輩子都在提防他們。
這三大福利機構雖然還在運轉,但已經遠不如萬曆年間了,原因也很簡單,朝廷沒錢了,養不起也不敢養,而萬曆時期的前二十年,是繼宣德和正統年間以後最富有的時期。
顧秉謙的諫言使得朱由校的想法也迅速改變,既然有現成的東西,那為什麼不用了,自己隻要拾到拾到就行,確實是省時省力。
“顧愛卿,如今已經招募了多少合格的教書先生了?”
顧秉謙咽了咽口水,顯然是極其難言,可他又不敢期瞞皇帝,噗通一聲跪下說道:
“陛下,臣有罪,辜負了陛下的期望!”
見他直接下跪請罪,朱由校也沒想到,看來是非常的不理想啊。
“如實說!”
“還不到千人!”
朱由校聽到這個數目並沒有驚訝,一切都在他的預期中,因為德高望重、行善積德的士紳文人是很少的,不管在哪個時期都是一樣。
雖然這與他的計劃相差甚遠,但他並沒有發怒怪罪,平靜的說道:
“也不錯了,這些人才是朕真正需要的人,雖然是少了點,但朕知道你已經儘了全力,你也不必太過耿耿於懷。”
見皇帝並沒有怪罪自己,顧秉謙大鬆一口氣,連忙磕頭道:
“臣謝陛下天恩!”
朱由校淡淡說道:
“行了,起來吧,朕可不需要隻會請罪的人,朕隻需要辦事的人!”
看來這辦學堂廣開民智之事不是一兩年就能解決辦好的,朱由校隻得退而求次,先培養一批官員出來再說吧,畢竟當官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學堂之事不要操之過急,就以目前的情況正常就行即可,朕再給你一個任務!”
顧秉謙內心狂喜,沒想到陛下依然相信重用自己,剛剛的垂頭喪氣立刻消失,信心滿滿的上前道:
“請陛下直言!”
“國子監現在已經空了,那些生員已經被朕轉移去了南京國子監,這國子監大好的資源可不能浪費了!”
“朕任命你為禮部郎中,負責管轄國子監改造一事,以如今的國子監為基礎,在裡麵設一學院,從全國挑選年輕的人才入學,就叫皇明學院吧!”
顧秉謙和魏廣微一聽立刻諫言道:
“陛下此舉莫非是要廢除國子監?”
朱由校無奈的解釋道:
“並非是廢除國子監,而是建一學院,但要建造起來靡費極大,就暫時借用國子監的地方來用用,生員就暫時去往南京國子監。”
兩人鬆了口氣,還以為皇帝又要搞事呢,這國子監開始牽扯極大,如果皇帝要動,恐怕要惹的天下讀書人聲討。
魏廣微想了想上前說道:
“臣建議陛下還是先跟大臣們商量一番,牽扯茲事體大,如果讓有心人利用此事造謠,恐怕會讓天下人誤會。”
朱由校也覺得有道理,這種事確實是要和內閣六部打個招呼,畢竟大明並不是很安穩,不知有多少文人士紳恨透了自己。
“魏愛卿此言有理,此事是不能輕易的決定得拿個章程出來才行,但你們二人也可以著手準備此事了,過幾天朕的令旨就會下達的!”
兩人齊呼道:
“遵旨!”
朱由校之所以要搞個皇明學院出來,是要給所有人注入一個新的概念,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的改革知識被士紳控製的格局。
彆說一個國子監了,就是如今的官場,都是一個一個利益集團,萬曆年前期有著名的三黨,後期和天啟年有著名的東林黨和複社,這些人掌握了極大的話語權,甚至可以左右人事安排。
如果隻是簡單的換一批學子,那隻是換湯不換藥而已,可能會好一段時間,但也難免不會步國子監的後塵,淪為他們的鬥爭工具和政治資本。
因為這些人還是一樣的掌握著這一切,他們還是老師和祭酒,他們的利益鏈子還在,所謂的師生情分不會斷。
而開了皇明學院,就是要打破他們的壟斷,他可以名正言順自己來培養人才,這些人就是天子的門生,他是絕對不允許這些人將手伸進來的。
7017k
.yetia63274/23634854.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