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另辟蹊徑(1 / 2)

風起明末 羅小明 8851 字 1個月前

“陳望……”

山嶺之上,李自成緊握著馬鞭,神色陰冷,一道寒芒自他的眼眸之中一閃而過。

山下喊殺聲沸騰,李自成看著自己麾下的軍兵猶如落潮一般再度退回,神色越發的陰冷。

進攻漢中雖然隻是一步虛棋,但是能夠攻進去自然是更好。

鞏昌府內沒有多少可以劫掠的地方,大部分的地方都窮得可憐,反觀漢中府就不一樣。

漢中府內大部分的城池都保持的還算完好,一旦攻入漢中府內,不要多時就可以獲取大量的糧草和金銀。

但是眼下,又是這個陳望。

從湫頭鎮開始,李自成籌謀了許久,艾萬年和劉成功兩人都敗倒在了他的手下。

隻差一點,隻差一點,就差那麼一點,曹文詔和曹變蛟就將被他圍殺在湫頭鎮中。

但是這個陳望就像是從石頭縫裡麵蹦出來的一般,突然出現在明軍的隊伍之中,打亂了他所有的部署。

還有在淳化的時候,他本可以一鼓作氣攻下淳化。

但是那一場大火,卻是燒掉了他所有的圖謀,燒掉了他許久以來積攢下來的一切。

最後他僅僅帶著不到千人逃離了淳化,甚至還和自己的侄兒李過因此離散。

而當李自成再次收到李過消息的時候,卻是李過已經被斬殺的消息。

李自成眼神陰鷙盯視著山下整個戰場的局勢。

從淳化一戰後,他就分出了一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陳望的身上。

他眼看著陳望一路平步青雲,而他自己卻是被追的幾乎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最後一次收到關於陳望的消息,是陳望於黑水峪陣斬高迎祥的消息……

這個陳望,仿佛就是他的命中的克星。

“嗚————”

山下低沉的角號聲再度響起,李自成遙望著遠處明軍營地後方的望台,他知道陳望就現在就在望台之上和他一樣觀察著整個戰局。

進攻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沔縣近在眼前,但是最後的這一道關卡卻是怎麼都無法越過。

在這裡李自成已經是丟下了四千餘具屍體,但是卻沒有能夠將戰線推進哪怕一步。

隨著傷亡的加劇,連番的敗績和沒有寸進的戰果,軍中的士氣到如今已是低沉的可怕。

“大哥,這樣打下去不是辦法……”

劉宗敏平日裡麵雖然莽撞,對於陳望他也有著刻骨的仇恨,但是他也知曉這仗不能再繼續打下去了。

“那廝麾下銃炮精良,麾下又養了一支千人的重甲兵,刀砍不爛,槍刺不穿,每次衝鋒過去的步隊和饑兵好不容易衝傷了官兵的寨牆,立馬便被營內官兵的重甲殺回。”

這麼多天的進攻之中,他們不是沒有翻過寨牆,但是每一次翻過寨牆之後,他們很快便被再度趕出了營寨。

前陣退下的人回報,在官兵的營地之後擺設著大量的盾車,很多官兵躲藏於其後,他們身穿著重甲手持著強弓一直在等待著他們。

那些官兵身上的盔甲厚重,手中的弓弩強勁,和普通官兵所持的開元弓完全就是兩碼事,箭失就像是一杆小型的長矛一般。

被一箭射中,無論是否著甲,皆是當場失去戰力或是斃命,根本無力再支。

有時候,官兵也會突然打開寨門突然發起反衝鋒。

他們身穿著重甲,三眼銃和鳥銃這些火器都對於他們造不成什麼傷害,更不用提一般的弓箭了。

明軍的重甲兵抵近至三十步的距離開弓放箭,他們的射術極為精準,幾乎例無虛發。

急射數輪之後一起向前發起突擊,前陣的軍兵根本遮擋不住,往往一潰千裡。

李自成雙目微凝,劉宗敏得到的信息他自然也都已經得到。

關於陳望手底下的重甲兵李自成也略有耳聞,他的手底下兵將不僅有漢人,還有蒙古人。

明末之時九邊之中其實蒙古人的占比並不少,猛如虎和虎大威兩人就是從北地歸附的蒙古人,兩人最終都做到了總兵。

高迎祥麾下的也有相當一部分的蒙古騎兵,兵科給事中常自裕奏曰:“流寇數十萬,最強無過闖王。所部多番漢降丁,將卒亡命,其銳不可當也。”

李自成的麾下自然也有不少的蒙古兵,這些蒙古兵有不少的人都曾和後金打過。

李自成也是從這些蒙古兵的口中得知了後金的一些消息,比如那些人是怎麼打仗的……

陳望,用的正是建奴的戰法。

李自成眼神躍動,戰場上的失利並沒有能夠影響到他太多的心緒。

反正至始至終進攻漢中府都不過隻是聲東擊西,為了隱藏他真正的意圖——進攻四川。

李自成現在在考量一件事,他原先沒有真正的見過建奴的戰法,隻聽在交談之中聽過手底下的蒙古兵提過幾次,因此也沒有一個詳細的了解。

所以一直以來仍然都是采取當初在邊鎮之時的老一套戰法,快馬輕刀、軟弓長箭。

打了多年的仗,這一套確實有用,之所以能夠撐到現在也正是靠著這四樣東西,轉戰千裡仍然未敗。

但是這一次親眼見到陳望利用建奴的戰法,他感覺建奴所用的這種戰法似乎確實有可取之處。

重甲重箭,盾車火炮,對於戰力的提升確實很強,用於攻堅,野戰破陣簡直無往不利。

或許,也可以將這種戰法也可以推廣到軍中。

選拔精騎,一人雙馬,或是三馬,再配以三層重甲,強弓重箭。

臨陣騎馬抵至近前,以強弓重箭打開缺口,披掛重甲直接衝開敵陣,後續馬軍緊接而上擴大優勢。

就是盾車有點難做,那種銃炮難傷的盾車怎麼做還是一個問題,而且如果帶上盾車,那麼轉移的速度必然變慢,明軍若是合圍而來必然來不及帶走,所以盾車要不了。

盾車帶不了,但可以用饑兵來作為替代,讓饑兵充當人肉盾牌,抵擋銃炮。

李自成的思緒飛速的轉動著,在很多地方他都比不過他的舅舅高迎祥。

但是有一點高迎祥卻是沒有辦法比過李自成,李自成善於學習,對於很多新事物接納的速度都超過常人,而且往往能夠做到舉一反三。

當初湫頭鎮陳望利用輪射,集中火銃、佛朗機爆發的瞬時火力掩護撤退。

李自成在戰後很快便總結了一套適用於己方軍中的戰法,取用少量的鳥銃作為中遠程的火力補充,大部分人使用三眼銃,而且也沒有忘記了虎蹲炮和佛朗機。

正是因為用了這一套戰法,張外嘉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之下貿然出城作戰,在李自成的手下吃了不小的虧,也因此間接導致了後來的兵敗於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