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明朗(1 / 2)

風起明末 羅小明 9324 字 1個月前

起初興安城外闖軍雖然聲勢浩大,但卻是一直沒有攻城。

城中的糧草也還算充足,沒有出現太多缺衣短食的情況,所以興安城內也一直沒有出現太大的騷亂。

興安城中那些協防的民壯們在經曆了最初的慌亂之後,也逐漸的開始適應這樣的情況。

不過隨著圍城的持續,周邊城鎮陷落的消息不斷傳來。

洵陽陷落……

平利陷落……

紫陽陷落……

周邊城鎮消息本就難以隱瞞,城內又有彆用有心之人推波助瀾,因此城中眾人皆是人心惶惶。

而原本平靜下裡的協防民壯以及軍士們也是心有戚戚,憂心仲仲。

陳望站立在東城的城樓之上,遠望著東麵連綿起伏的闖軍大營。

現在已經是四月二十六日,闖軍的圍城已經快要持續兩個月的時間了。

闖軍的人數一日比一日壯大,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資被車馬運送入闖軍的大營之中。

闖軍派去漢陰的騎兵也陸續輾轉回來。

不過根據城上負責的觀測的衛兵稟報,從漢陰方向返回的騎兵要比去往漢陰的騎兵少很多。

粗略估算起碼有四千餘騎滯留在石泉和漢陰兩地。

而從漢陰方向的夜不收回報,那些滯留在兩地的闖軍騎兵占據了一些要道,在山嶺險要地帶安營紮寨。

那些被攻破的城鎮裡麵的鄉民都被他們裹挾,老弱婦孺被遺棄在城池之外,青壯男丁則是被帶走入營充作饑兵。

石泉和漢陰兩城無兵可調,整個漢中府現在唯一可以調動的兵力隻剩下周遇懋麾下的遊兵營,還有四千餘名漢中衛軍,統共不過五千餘人。

但衛軍不堪戰,並沒有萬全的把握可以儘數拔除闖軍騎兵占據的那些地方。

陳望麵色陰沉,如果進程不改變,高迎祥將會在五月的時候重新轉入勳陽。

但是眼下高迎祥卻並沒有半點拔營的舉動,城外的闖軍已經將周邊的樹林都砍伐一空。

闖軍營地日夜不息,正在不斷的製作著攻城所用的器械。

種種跡象全都表明了一件事——闖軍預備攻城!

闖軍沒有絲毫的想要隱瞞攻城的消息,守衛在興安城牆之上的一眾軍兵將城外闖軍的動向看的一清二楚。

大量的長梯和壕橋從闖軍營地之中被抬出,甚至出現了攻城所用的器械,陳望在城樓之上看到了數架大型的雲梯,還有不少的填壕車。

填壕車是以豎直的橋板作為防禦,所以人員在推進填壕車時可以避免遭到失石的攻擊。

填壕車內載有石、土一到壕邊,便將土石投入壕中。

闖軍如今擁有大量的壕橋和填壕車,有這兩種攻城器械,闖軍可以花費更小的代價就越過城外的壕溝和護城河。

明末之時的前中期被流寇攻陷的城池很少。

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時間的問題。

流寇在前,官兵在後,作為流寇,他們很少能夠在一個地方停留很久的時間。

大型的攻城器械行動緩慢,就算是用牛馬等牲畜拖拽也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流寇在攻城之時,多是隻能用普通的長梯或是挖掘地道,采用蟻附攻城這樣簡陋的手段。

但是現在高迎祥並不缺乏時間。

盧象升因為之前的軍事上的失敗退守漢江沿岸,停下了追擊。

河南在三月之時,爆發了大範圍的饑荒。

不說普通的百姓,就是軍隊都隻能得到極少的糧草。

祖寬和李重鎮麾下的統領的數千營兵都是騎兵,不僅人要吃飯,馬也要吃草。

河南大旱,糧草短缺,遼東軍中已經出現了鬨響的情況。

在經過協商之後,祖寬、李重鎮等人率領的遼東鐵騎被調往了陝西省內。

一來是因為關中的地勢開闊便於騎兵行動,二則是減輕糧草供應的壓力。

這些消息根本不是秘密,很多明軍從下到上已經是爛的差不多了。

高迎祥之所以能夠帶領著麾下的軍隊多次躲開圍剿的大軍,其實除了其敏銳的嗅覺之外,還有部分明軍的通風報信。

一些明軍不僅僅殺良冒功,甚至還和流寇相互做著生意。

傳遞情報這些都是小兒科的事情,買賣軍功,收錢放路之類的事情他們都能夠做得出來。

曆史上楊嗣昌上任兵部尚書,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麵張網”之策,以消滅李自成、張獻忠等人領導的農民軍。

說實話楊嗣昌提出的方略如果各路明軍皆是齊心竭力,恐怕李自成和張獻忠等部真的要被儘數消滅圍殲。

但是張獻忠、李自成多次用金錢開路,並利用明軍內部的矛盾,最終還是衝破了楊嗣昌設下的包圍網。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出現在內地,在遼東,在宣大,在大同這些等地方,很多的邊軍將領也有著自己的生意。

他們生意的對象不是流寇,而是北虜和建奴……

在明末之時,有無數的仁人誌士,無數的英雄豪傑挺身而出,想要挽救國家。

但是在他們的身後,卻有很多人不僅不予幫助,反而是不斷的阻擾。

如今闖軍並不缺乏時間,他們攻破的三城,還有原本的軍中就有很多的工匠。

明時實行“匠戶製”,工匠的全家老幼都要參加生產,而且世代相繼。

闖軍如今有數十萬人,在這數十萬人之中的匠戶並不在少數,大型的攻城器械自然有人會製作。

不僅如此,兵刃、火器、盔甲甚至於連火炮都有人會製作。

隻是闖軍並沒有一個穩定的地方,可以讓他們安心製作這些東西。

陳望目視著熱火朝天的闖軍營地,這段時間他是眼看著闖軍的攻城營地逐漸的變大,器械物資不斷的變多。

“嘿!”

“謔!”

“衝!”

城外闖軍營外,數以萬計的闖軍饑兵正在緊鑼密鼓的操練著。

經過了十餘天的操練,城外的闖軍饑兵已經開始有了隊形,無論是行進還是撤退看起來都頗有章法的模樣,比起十餘天之前的混亂要好的多。

那些從四麵八方被闖軍裹挾入營的鄉民都在這段時間被武裝了起來。

闖軍派遣老卒帶領著這些人,整日整日的在營地中和營地之外操練軍陣。

這段時間,城中的氣氛也因為闖軍的動作而再一次的緊張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