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春蘭過來的時候,他們兩人就都去醫院查了下生育情況。讓朱海軍欣慰的是,他沒什麼問題。
春蘭這邊,也沒有因為時空穿梭而有什麼問題。但是,確實也有問題影響了不孕,就是輸卵管堵塞。
這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如果在古代,可能壓根不知道這種疾病。因為這種疾病在平時並沒有症狀,隻有不孕了去醫院檢查才可能發現。
但是,這種病是可以治療的。所以朱海軍安慰春蘭,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他都會陪著春蘭去醫院治療。
換句話說,洪武位麵這邊,最近傳送的人,其實不是馬皇後,而是春蘭。
永樂位麵那邊,根據朱海軍的建議,傳送了太子朱高枳到現代世界,然後陪著他去醫院體檢,給出了肥胖症的治療方案。也是因此,最近期間在永樂位麵這邊的傳送,也基本上是以朱高枳為主。
日子這麼一天天的過去,崇禎位麵這邊,騎兵最終定格在了兩百騎差一點點,而步軍這邊,則達到了九百人出頭。
之後,就很少有人來山寨周邊了。傳說中,這裡是神鬼之地,隻要有人過來就會被吃掉,再也回不去。
山寨中的糧食,也很快要到收獲的季節,上上下下都開始準備了起來,準備千裡挺進登州府。
在這段時間內,崇禎皇帝相當忙碌。不是說文書工作,而是缺少統籌安排的人物。
雖然山寨內一直在推廣識字,也有不少男女確實把常用字都學會了,可以書寫什麼的,文書工作是有人負責了。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隻是識字而已,還缺少讀書這個環節,缺少做事的眼界。
如果崇禎皇帝這邊把具體的事情交代下去,他們能很好的完成。但是,如果崇禎皇帝沒交代,需要他們自己做主去做事的話,他們往往就隻顧了眼前。
王承恩倒是曆練過大太監的各種職位,算是有眼界,能做事的。但是他又要負責大型無人機這邊,又要服侍皇帝和公主,因此也很忙。
坤興公主的地位是高,但是以前在宮裡的時候,她也沒做過這麼多事。並且她管著所有女人和郎中營,就算她夠聰明,年紀小學起來快,卻也沒有精力再去管其他了。
因此,崇禎皇帝如今雖然隻是管著一千六七百人左右,可比起以前,更是忙碌。
這時候的他,有和洪武皇帝一樣的感覺,人才,真的是缺人才!
當他想到,等以後到了登州府之後,要管轄更多的人口土地,就他手頭這些人,估計更難。
崇禎皇帝也和朱海軍商量過,怎麼解決人才的問題。
對於這種情況,朱海軍也是沒辦法,隻好把問題拋給永樂位麵和洪武位麵,最終由他們把處理事務的經驗都寫成小冊子,由朱海軍這邊中轉,傳給崇禎皇帝這邊。
不過不管怎麼樣,崇禎皇帝這邊的人要想成長起來,還是需要時間的。
………………
山寨南邊的官道上,有一支一百來人的隊伍,打著“明”的旗號。
此時,隊伍停在路邊休息,為首的三人,是兩個文官和一個武將,此時卻有在爭執。
就見那武將懇切地對為首那個文官說道:“左大人,前麵官道不能再走了,得繞路才好。”
這個被稱為左大人的人,全名為左懋第,此時被任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奉南明皇帝旨意,出使京師。
此時,他聽到那武將的勸說,卻是眉頭一皺說道:“為何不能走?本官便是山東人,此官道乃是北上最近的官道。此地若要繞路,便會多三天路程不止。”
這名叫陳洪範的武將一聽,連忙解釋道:“末將打聽到,前麵山區,天降落石,曾砸死了不少人。進入這邊的人,也都有去無回。如今已無人敢走這條官道了。”
另外一名文官叫馬紹愉,為副使,被南明皇帝封為太仆卿、職方郎中、禮部右侍郎,此時聽到陳洪範的話,便連忙對左懋第說道:“左大人,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既然都說不能走了,我們還是繞路穩妥一點。”
左懋第聽了,卻是冷笑道:“天下大亂,真是妖魔都出了麼?還天落石,你們堂堂朝廷命官,連這種嚇小孩的謠言也會信?“
陳洪範一聽,便連忙解釋道:”左大人,這不是謠言,據說大清軍隊入山東,途經此地之時,就被砸死了不少人。以至於大清軍隊都不敢再從此地過了。”
一聽這話,馬紹愉的臉色一變,當即問道:“當真?”
陳洪範聽出馬紹愉是怕了,便趕緊接著說道:“真有其事,還說夜晚紮營的時候,從天上飄來了虎嘯聲,還有童謠。”
馬紹愉一聽,連忙追問道:“什麼童謠?”
“天落石,太平興,皇帝來了天下定。”
馬紹愉聽到這話,臉色又是一變,連忙對左懋第說道:”左大人,我們還是改道吧,多走幾日就多走幾日的路程了!”
左懋第一聽,不由得冷笑道:“虧你還是飽讀聖賢之書,連這種愚弄凡夫俗子的事情都會信?”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之後,又語氣堅決地說道:“陛下對我們出使京師報以厚望,期待早日消息傳回。我等要是繞路,豈不是讓陛下多憂心時日?“
”此等所謂童謠,一聽便是那什麼所謂太平為號的人裝神弄鬼而已。亂世之中,此等人會少見乎?”
陳洪範聽了,還是勸道:“左大人,就算是有人裝神弄鬼,我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的話還沒說完,卻被左懋第打斷,嚴厲地說道:“你是領兵打仗之人,有怕賊人之理?你要怕,你繞道便是。本官倒是走定這條路了,就算是龍潭虎穴也要闖他一闖。本官倒是要看看,這到底是不是龍潭虎穴!”
他這次北上,其實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並且,他出使北上,就不是他想要的。
南明朝堂上,都喊著要聯虜抗賊,南明皇帝也很熱衷,就派他們出使。
但是,左懋第和他們的看法不同,覺得就算出使能成,但是建虜肯定還是會南下。因此,他在離開南京之前,就上書給南明皇帝,說期待建虜不南下是不現實的,一定要積極備戰,隻有以武促和,才有這個可能。
他這麼一個心態,走到山東這邊,陳洪範給他說這個事情,他又怎麼可能會因此繞路!
左懋第是正使,就算是在崇禎朝,名聲也是很大的。他要堅持,不管是副使馬紹愉,還是護衛他們的武將陳洪範,都沒有辦法。總不能真拋下這個正使,自己繞路吧!
於是,在休息之後,隊伍就繼續沿著官道往北出發。
進入山區之後,確實可以看出來,似乎很少有人經過官道了,雜草叢生,甚至連一些官道上都開始長草了。
但是,就明末這個亂世,北直隸和山東地區,朝廷官軍,大順軍,還有建虜,大大小小的勢力,來來回回殺過不知道多少回,人煙稀少並不是奇怪的事情。
還活下來的人,大部分都在各城,或者附近而已了。山裡人煙稀少,也更是不奇怪。
就這麼的,一百來人,沿著官道走啊走,也沒見到有什麼異常。於是,大部分人便都慢慢放心下來。什麼童謠,什麼虎嘯,什麼落石,大概都是謠言而已了。
等到下午時分,一行人繼續在趕路的,忽然之間,官道兩側的山上,一下衝下來很多人,長矛弓箭對準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