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一群井底之蛙(2 / 2)

手機裡的大明朝 叫天 9303 字 11個月前

至少從道理上來說,似乎是可以這麼做的。

大殿內,不由的安靜了下來。這些文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之間誰也沒有說話。

倒是朱棣聽了之後,非常感興趣的問道:“請問國師,真有這樣的學問嗎?”

一聽到這話,有文官馬上回過神來了,便馬上說道:“說的倒是輕巧,我不信真有這樣的學問。”

農家肥裡麵就是坨大便,誰會去研究這大便裡麵還有什麼,然後再去製造類似大便的肥料?想想都不可能!

朱海軍聽到這話,有點鄙視的說道:“井底之蛙,自然不知道科學的厲害!”

方孝儒一聽他罵人了,便有點躊躇,不知道要不要把這話轉述出來。

朱棣卻是很有興趣,一看他在猶豫,便連忙問道:“國師怎麼說?”

方孝儒聽了,便隻能如實回答道:“恩師說,井底之蛙,自然不知道科學的厲害!”

這話一出口,其他文官也炸了,竟然說他們是井底之蛙!這輩子都沒人說過他們是井底之蛙的!

朱海軍看他們這個樣子,覺得好玩,便再說道:“你們要不服氣的,那我就再問個問題,如何?”

當方孝儒轉述這個話之後,練子寧卻馬上說道:“就剛才提高畝產這事,你說的科學,就提高了畝產了?”

很顯然,他們都不服氣。

朱海軍聽到這話,便對方孝儒說道:“那是當然,要不然我怎麼可能會說這些話呢!你等一下,我查一下我們現在這個時候的畝產!”

很快他就查出了想要的答案,然後便對方孝儒再說道:“就拿水稻舉例,通常情況下,水稻的平均畝產量在400至800公斤之間。這個範圍是基於一般種植條件和正常管理實踐下的平均值,最高畝產1444.3公斤。”

說到這裡,他想起什麼,便又補充說道:“對了,一公斤是等於兩斤。算了,我給你換算一下你們熟悉的單位吧!”

說完之後,朱海軍又在電腦裡操作了一下,然後才對方孝儒說道:“我們的水稻畝產大概是四石到八石之間,最高記錄是十四石左右。”

根據現有的曆史資料換算,明朝的糧食計量單位是石,這是容積,換算的話,大概是後世的92到94公斤左右。因此,朱海軍就毛咕咕給出了答案。

方孝儒一聽這話,頓時大吃一驚,因為明朝初年的畝產,大概也就是兩石不到而已。這其中的差距,能多養活多少人,可想而知。

於是,當方孝儒把這個答案轉述出去之後,大殿內頓時就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聲音。

“不可能!”

“這絕對不可能!”

“怎麼可能有那麼高的畝產?”

“……”

朱海軍看到他們這個樣子,心中就有一種快感,開口說道:“一群井底之蛙!”

說完之後,他看到方孝儒好像有點尷尬,便直接對方孝儒說道:“把我的話轉述出去,就要讓他們知道,一群井底之蛙!”

方孝儒知道後世的神奇,因此,他是相信朱海軍所說的。而且他也看到朱海軍並不是信口就來,而是去一個什麼東西上動了一下,然後看著那個東西說的,這肯定是有依據的。

此時,朱海軍要求了,他也隻能照辦,便開口說道:“恩師說,一群井底之蛙!”

這話一說出口之後,他自己的臉也有點辣辣的,因為他覺得,他自己也是井底之蛙中的一員。

不用說,大殿內的文官自然是又炸了:真是豈有此理,竟然又被人罵井底之蛙了!

於是,有的官員說,這是瞎編亂造;有的官員說,眼見為實才行!

甚至還有的官員說,就算如此又怎麼樣,也不能說明科學能比得上聖學,畢竟聖學是教人做人的道理,豈是其他學問能比的?

大殿之內,一時之間有點鬨哄哄的。

朱棣都有點看不下去了,當即咳嗽一聲,讓他們閉了嘴,然後說道:“國師所言,定然是有依據的,諸卿就不用質疑了。”

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就覺得這科學不錯,能多搞點吃的,比什麼都強。

但是文官的想法就不一樣了,在他們眼裡,就算能搞吃的,那肯定也抵不上聖人之道。

於是,他們就一個個上奏,闡明他們的觀點立場。

朱海軍看到,便對方孝儒說道:“你告訴這群井底之蛙,就說我會讓他們看到事實的。至於聖人之道最重要,那我倒是想問第二個問題。”

等方孝儒把這句話轉述出去之後,毫無疑問,大殿內的這些文官不甘心被打擊,自然是問第二個問題是什麼了?

於是,朱海軍就再問他們道:“你們已經得到了火器改良之法,那麼我問你們,有沒有想過火器的原理是什麼?怎麼樣做才能讓火器變得更厲害?來告訴我,用你們的聖人之道解決這個問題!”

大殿內的文官聽到方孝儒轉述的這個問題之後,場麵安靜了一下,他們互相看看,一時之間誰也沒有說話。

用聖人之道來解決這個問題,那是不可能的。或許是用格物學,但是格物學也格不出這個問題的答案,至少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沒辦法之下,這些文官就開始無賴了。

於是,他們一個個都開始發言,從做人的角度開始說起聖人之道的重要性,總之就是一句話,聖人之道最重要。

從某種角度來說,做人是根本,這句話是沒錯的。

但是,他們的問題在於,隻強調了聖人之道,而抵製科學之道,或者可以說,是獨尊儒術,抵製其他學說。

這大殿內的爭吵,就是因為科舉革新所引發的,他們不願意把科學加到科舉之中,這就是朱海軍準備抨擊的點。

於是,在這些官員嘰裡呱啦的說了一通之後,朱海軍才開口說道:“那請你們假設一下,你們堅持你們的儒學,但有其他國卻興科學之道,然後他們就根據火器的原理發明出了更厲害的火器,打了進來,你們拿什麼抵抗?用你們的聖人之道嗎?就和他們講理,你們不能這樣子,要和平,要講理,呱啦呱啦的,他們會聽嗎?”

包括方孝儒在內的官員聽了這話之後,頓時都是無語。

一個最眼前的例子,蒙古人就不講儒學,但是他們最終占領了中原長達百年之久。

朱棣聽到這裡,心中已經有了決定,那就是他大哥建議的這個科學,確實很重要。

但是,這些文官卻是不甘心的,還想垂死掙紮,就有人說道:“你這話說的也忒誇張,這科學學問就能打造出更厲害的火器了?我們大明朝幾萬萬人,就算有更厲害的火器又如何?”

朱海軍聽到這裡,感覺也差不多了,便對他們說道:“為了讓你們知道,你們其實真的是井底之蛙,也為了讓你們能夠認識到,如果因為你們的頑固而不接受科學的話,在將來的某一天,你們的子孫後代會有多淒慘的下場!我就讓你們見識一下科學的厲害!”

說這話的同時,他決定了,重新剪輯一個視頻給他們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