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之前農業課的關係,兩宮四王都對於西洲科技在普通民生方麵的應用有所改觀。
當然,這兩種改觀是不一樣的。
兩宮是真的“發現”西洲科技居然在農業這種最古老的中土傳統行業也遙遙領先。原來地還可以這麼種,糧食還可以這麼打。那還有多少事可以換種活法呢?她們以前是真不清楚。
一直以來,尤其是洋務派,都是隻是西洲技術展示為一種“堅船利炮”的武器優勢。同時又向兩宮兜售一些西洲的高科技玩具,如時鐘,玩具車,等等。
所以兩宮一直以來對於西洲文化的理解就是“打仗厲害”和“真會玩”。當然她們也非常清楚西洲文化絕對不可能僅此而已,但是她們獲取的這方麵的信息太少了,隻能憑自己想象和腦補。
說到底,即便是黛青頂層貴族的女性,受到各種限製,眼界也是非常有限的。
而四王的改觀,完全是另一種。
他們早就知道西洲科技在民生方麵的應用,也知道,這些其實是根本。
奕誴天天在民間打混,當然不僅了解黛青底層的情況,同時也深知在京洋人的事兒,包括那些洋人的底層,所以對於洋人們的工人怎麼做工、農人怎麼務農,也是有所耳聞的。
奕訢早在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已經認定要“師夷技以製夷”當然早就把西洲的各種信息調查了個清楚。
奕譞雖然相對比較低調,但是他好學啊,雖然達不到奕訢那麼全麵徹底,但是西洲的各種知識他也沒少了解。
至於奕譓,他的生意做得那麼大,自然更少不了要了解西洲人的各個方麵。而且,相對來說民生居經濟類的居多,武器方麵的倒少很多,畢竟他又不做軍火生意。
所以,四王沒有一個是真的對西洲文化缺少了解的,隻是他們不說。至少不在兩宮麵前說。
因為他們都很清楚,兩宮對他們有所防範。
兩宮與四王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
在最初的時候,四王認為兩宮是女人,所謂聽政,也就是個流程而已。正經兒還是得自己兄弟之間商量,因此也沒有興趣多跟兩宮做科普工作。
可是發展到後來,兩宮突然發威,居然一度罷了恭親王的職,這才讓四王意識到,這倆嫂子不好惹。
可是既然如此,那就更沒有理由向她們做科普了。
一方麵,他們覺得兩宮現在都這麼厲害了,這要是再增長學問,恐怕就更難對付了。
另一方麵,兩宮既然在防範他們,他們說得越多,不就越危險嗎?
總之,大家互相防範,藏著掖著,信息不能共享,情感不能交流,產生了很大的隔閡與誤會。
但是四王現在改觀的是兩宮似乎對於發展民生有了好的看法。
自從鹹富帝駕崩以來,四王內心都有一種架空兩宮,事實上自己兄弟幾個聯合掌權的想法。等到兩宮強勢收回權力,不惜公開與恭親王其實也是與其他三王撒破臉之後,四王的態度則是看兩宮——尤其是西慈的哈哈笑。
對於西慈的強硬,他們簡直煩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