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專心教書(1 / 2)

清夢醒 哈什納達爾 3695 字 2024-04-14

對於朝廷的安排,道末表示非常感謝朝廷的器重,但是以自己“德不配位”恐遭禍患為由,希望可以辭掉這兩個職務,隻擔任顧問。自己可以專注於上書房師傅的工作。

兩宮對這個奏請非常滿意,立即準奏了。

從此,奕訢督管先知樓,專司各種新科技的開發。奕誴督管息風堂,主管神秘力量兼司情報調查。

由於原本孚郡王一係的很多王號商賈都曾經在先知樓投入資金,因此,孚郡王府名下的商戶也獲得了承接先知樓造辦業務的專營權,以及海外采買專營權。

這一來,無論是東土牛家還是南土的榮家、林家,都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權益,賺得盆滿缽滿。

原本單純的科技殿堂和通靈聖所,終於不可避免的淪為了官場和商家的利益火鍋。

所以,這裡已經不再適合道末,反而毓慶宮更適合他。

毓慶宮的工作穩定而平靜,相對更清靜,很少有那些複雜的應酬。而且,作為帝師,地位和前途也是非常美好的。事實上,絕大多數黛青的士大夫,都把成為帝師作為讀書人生的頂級最高理想。

皇帝是帝國最高的,可是皇帝是我學生。

中土傳統,講究“天地君親師”,民間更有“一日為師終生如父”的說法。給皇上當老師,雖然權勢方麵沒有太多好處,可是按照儒家理論,地位簡直就跟太上皇、皇太後的地位都差不多了。

道末出身道門,倒是沒有太多這種虛榮感,他寧可舍掉息風堂和先知樓的主要原因在於——載汲在那裡讀書。

一般來說,大多數王公甚至官員富戶都是在自己府裡開設“小書房”、“家塾”對子弟進行早期教育的。江南的一些書香世家更是整個家族建立家學、學堂和書院。很多學者從幼童啟蒙直到獲取功名,都是在家族內部的教育體係裡完成的。

所以,如果按照正常模式,普通王子是會在自己家裡完成“蒙學”階段的學習的。而頂級的近支宗王子弟,會有在家學讀書和進入皇學讀書兩種機會。隻有一種人是必須進入皇學的,那就是皇子們。

所有人都會視進入皇學為最大的榮譽和機會。那不僅意味著可以從小跟皇帝或者未來皇帝建立起良好的個人關係,而且也意味著接受全國最頂級老師的教導。

不過載汲入皇學,卻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因為光統帝太小,而載汲和光統帝的關係遠近恰到好處。

光統帝現在十歲,此時所有的堂兄弟之中,皇長伯奕綱無子,以遠支宗室載治為嗣,載治已經四十歲,不宜入學,但是載治的兩個兒子溥倫、溥侗,卻都入學伴讀光統帝了;五皇叔奕誴的兒子們都太大,已經二三十歲了;六叔奕訢的親子也都太大,但是過繼子載澈就正常入學讀書;名義上的七叔本生父奕譓目前除載湉之外並沒有彆的兒子;皇八叔奕洽無後,以奕訢之子載瀅為嗣,載瀅年過二十,且尚無子嗣。

也就是說,哪怕是遠支入繼,隻要有子孫年齡合宜,也會被選入皇學伴讀。

更何況載汲根紅苗正是載湉的親堂弟,年齡又相對接近,所以入皇學是必然的。

甚至奕譓都沒花心思在王府給開設“小書房”或者物色老師,因為知道載汲注定是要入皇學的。隻不過,沒有想到會那麼早而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