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後微微頷首。
李世民將一個冊子交給了蕭後:“嶽母,這是晞和名下的鋪子,之前蕭相公將它交給了朕,現在朕將這些交給您。這樣的話,日後你們也能過得更加舒心一些。”
“多謝了。”
“這些本來就是阿晴的,如今也算是物歸原主了,嶽母不必言謝。”
宿雲捧著穿過玉璽出來,交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接過了傳國玉璽,呼吸都變得劇烈起來,其實自己也沒有想到,玉璽會給自己的如此輕易。
“多謝嶽母。”
“嗯。”蕭後點頭,“若無其它事,聖上請自便吧。”
“嶽母,晞和她……”
“命數有常,不是誰都能料到的。你不必一直掛在心上。”
李世民歎息:“多謝嶽母開解。嶽母,政道如今年已十一,可需要朕為他找個夫子或者師傅授其課業武功?”
“這個,等我問過政道的意見再說吧。”對於這個孫兒,蕭後倒是希望他平安順遂一生即可,其他的都不重要。
“也好。”
又聊了一會兒,李世民這才離去。
午後不久,蕭瑀就登門了。
“阿姐,你終於回來了。”見到親姐姐,蕭瑀一時間止不住的哽咽,“這些年……”
“都已經過去了,也不必再提了。”蕭後一聲歎息,“倒是你,這些年時不時的給我們寫信。”
“阿姐,你怎麼樣?你還好嗎?有沒有什麼需要的我這就命人送過來。”
“好了,你送過來的還少嗎?都把院子快占滿了。我這還沒有來得及叫人收拾呢。”蕭後製止住他的想法。
“可是人手不夠?那我這就把我府上的人撥過來,可好?”
“這個你就不用操心了,現在這家裡也就我和政道兩個,用不了那麼多人。至於府上的人手,我心裡有數,你就不用操心了。”蕭後讓宿雲把楊政道叫了進來。
“楊政道,見過舅公。”
蕭瑀目光落在楊政道身上,不經意掃過了他腰間的那枚玉佩。
“好孩子,來,這是舅公與你的見麵禮。”蕭瑀出手也很大方,送了楊政道一塊純潔無暇的玉璧。
“多謝舅公。”
蕭後和弟弟敘舊,楊政道便回去收拾自己的住處了。
“沐曲。”
“公子有何吩咐?”沐曲從暗中現身。
“你把這封信,送到孟夏閣楊文手中,讓他送給小姑姑。”楊政道將回來之後的事情簡單敘述了幾句,讓楊晴放心。
等收拾妥當了之後,蕭後便命宿雲和沐幽一起去買些人手。
“老夫人放心吧,楊文傳來消息,他已經準備好了,都是篩選過的。”沐幽回答,“自從知道大唐出兵突厥之後,主上就傳了信要他們準備好到時候府中伺候的人手。”
蕭後想到女兒,連日奔波、勞碌的麵容上浮現出笑意:“阿晴她啊,就是愛操心。對了,和暄那裡……”
“老夫人放心,和暄娘子那裡已經給她遞了消息,她現在已經知道了。”
“那就好,那就好。”想到長女,蕭後又是染上一絲愁容。
“老夫人,您彆上心,和暄娘子現在過得很好。主上往永平寺年年都投了不少錢,現在和暄娘子衣食住行都很好的。”宿霧在一旁安慰她。
“那我就放心了。”
貞觀四年,從河東道向西至關內道,而後南下過山南道至劍南道。走過了益州的青城山和西嶺雪山、嘉州的峨眉山、眉州的瓦屋山,過了劍南道,向東南而行,進入了嶺南道,經過了漓水一路前行到了海邊,而後渡海向南到了儋州。
浪花翻湧,幾隻小舟並排在海麵上。
“準備好了嗎?”蕭夜站在一塊島礁上大聲問道。
“我們準備好了!”洵安揮了揮手中的木漿。
五個人一人一隻小舟,卯足了勁兒要比個高低。
“那行,我數一二三,準備開始了啊!”
李恪握緊了木漿,已經等不及了。
“一、二、三,開始!”蕭夜話音剛落,就見五隻小舟飛速的劃了出去。
“誒!你們小心一點兒啊!”蕭夜在後麵大聲提醒他們。
楊侑和楊侗坐在對麵的島礁上看著他們。
“哎呀,洵安真快,不愧是我教的。”楊侗很是得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