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二十六章(1 / 2)

明月照星 洛重 6654 字 2024-04-27

《明月照星》全本免費閱讀

蕭後和楊政道啟程離開後,大家便商量著繼續北上了。

“小姑姑,我覺得,我們過幾年再去吧。”楊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今李唐發兵突厥,北方形勢不穩,我們繼續北上的話誰知道會遇見什麼事情。不如等過幾年,北方情勢安穩之後,我們再來也不遲。”

蕭夜沉思一會兒:“我覺得仁時說的有道理,總之從眼下看,北上不是個太好的選擇。”

“恪兒?”

李恪聽著他們談話,也大致知道一些情況:“那好吧,等以後有機會了吧。”反正去哪裡不是去呢?以後還會有機會的。

楊晴問了一圈,見大家都沒有異議,又詢問他們:“那你們想好去哪裡了嗎?”

“之前不是說要去雪山嗎?但是因為恪兒他們幾個還小就沒有去。要不,我們去雪山吧。”楊侗提議。

“你們覺得呢?”楊晴問幾個孩子。

“雪山!”李恪眼睛亮了,“也可以啊!”聽阿兄見過,雪覆蒼山,一片蒼茫。與他們見過的其他山嶺定是不同的風光。

“嗯,好,我們收拾收拾,準備出發。”楊晴舒展笑顏,“大家好好休息休息,我們明日出發。”

次日一早,蕭沐便將準備好的銀子還有一些乾糧送了過來:“主上,昨日蕭圭景已經暗中跟著老夫人啟程了。”

“嗯,我知道。”楊晴收下東西,“你也收拾收拾準備啟程吧。”

“是。”

經過一個月的長途跋涉,蕭後一行終於到達了長安。李世民派人迎她回城,護送到了清揚苑。

蕭後看著已經換成了“楊府”的牌匾,思緒翻飛。顛沛流離十餘年,如今重歸故土,一時間萬千感歎儘在不言中。

“祖母。”

聽見楊政道叫自己,蕭後才回過神來,扶著宿雲的手下了馬車:“這裡,曾經是你小姑姑的公主府,進去吧。”

“臣,張阿難,見過老夫人。”李世民派了張阿難在這裡迎接蕭後。

蕭後輕輕扯了下嘴角:“嗯。”

張阿難領著蕭後和楊政道進了清揚苑:“這裡在武德九年被一把火燒成了廢墟,不過後來聖人又派人將這裡重新修建了一次,日後,老夫人便在此處安心住下吧。”

蕭後聲音平淡:“他有心了。”

“祖母。”楊政道打量著四處,“我們以後就住這裡了嗎?”

“嗯。”蕭後笑著點頭,“沐幽,帶他去四處看看,你挑一處你喜歡的住處吧。”

“好。”楊政道跟著沐幽去四處轉轉。

“老夫人,公主她……”張阿難提起了楊晴。

“阿晴她……不是已經葬身火海了嗎?”蕭後表現得毫無破綻,“我在定襄,也是可以收到長安的消息的。”

“聖人也派人去定襄尋過,還有洛陽、揚州以及江都各處,均有搜尋、均無所獲。”張阿難跪下來,“老夫人,是臣無能,未能護公主平安。”

“你起來吧,我沒有怪你。”蕭後走進了楊晴曾經住過的扶光居,見著這熟悉卻又陌生的一幕,一時無言。

楊政道挑了離扶光居最近的朗月院。

蕭後回來次日的午時左右,李世民便來了清揚苑。

“見過嶽母。”

“聖上不必多禮。”蕭後麵色如常,依舊平靜無波,“政道,見過聖上。”

楊政道起身行禮。

“嶽母不必見外,政道喚我姑父便可。”李世民叫楊政道坐下,目光不經意掃過了他腰間的玉佩,有些怔愣。片刻後,李世民反應過來,激動的站了起來:“這、這、這是晞和的……”

蕭後順著李世民的目光看過去,冷靜的解釋:“這是和暄的玉佩,這玉佩他們兄妹每人一塊,一模一樣。這個是政道出生時和暄給他的。”

李世民怔住了,半晌,才苦笑一聲:“讓嶽母見笑了。”

“政道,你先回去吧。”蕭後讓孫兒退下。

“孫兒告退。”

寒暄了一陣,李世民就提起了傳國玉璽:“嶽母,聽聞傳國玉璽在您手中?”

蕭後不緊不慢的看了他一眼:“若是我告訴你,玉璽在戰亂中丟失不見,你會如何?”

李世民擰緊眉頭:“丟了嗎?”

“你以為呢?”

李世民救救沉默。傳國玉璽丟了?

蕭後歎了口氣:“宿雲,去把玉璽拿來。”

聞言,李世民猛然抬頭:“嶽母,這……”

“我其實有想過,將玉璽丟了。不過,看在這些年你們對阿晴還算不錯的份上,我將它交給你。”蕭後看著李世民,“政道自出生起,顛沛流離。所以我希望,他能夠平安無虞。你明白嗎?”

“嶽母放心,朕定會讓政道一生無虞!”李世民立即保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