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圃詩會?阿顏,你上次送給為父的詩集,難道就是記錄當時的詩詞嗎?”封常在問道。
“不錯。裡麵大多數都是子芳的詩詞。隻是他既托名而作,我便沒有署他真實的姓名。爹爹,裡麵的詩詞你都看過了吧?確實出現了蘇軾的名字。”
封常在掠過一抹尷尬的神色:“咳咳,好像……是有蘇軾這個名字。”
封若顏號稱詩癡,沒事就搞什麼詩會,每次都會編撰一本詩集送給封常在。
但那些詩詞大多數平平無奇,因此久而久之,封常在也懶得去看了。
這次的《郡圃詩集》,他收到了之後,就像往常一樣,隨手丟在了書房,至今未曾翻閱。
“樂博士,你現在該相信子芳的詩才了吧?”封若顏似乎已經化身杜蘅的詩迷,現在堅決維護杜蘅的聲譽。
“一口氣三十六首詩詞,嗬嗬,他若有此詩才,殿試的時候也不至於一問三不知了。”樂荊冷笑道。
這一點倒是很多人都想不通。
殿試除了問策之外,先帝也曾讓杜蘅臨場作詩,可他連一首打油詩都沒有。
跟三十六首詩詞一氣嗬成,差距實在太大,也難怪有人懷疑。
而且樂荊跟杜蘅相處了五六年,自認對他十分了解,他根本就不相信杜蘅有此才華,一定是提前準備好的。
拿到詩會上去顯擺。
蒙騙了所有人。
今天必須拆穿這個沽名釣譽之徒!
“杜蘅,你敢不敢再做一首詩?”
“什麼詩?”
“端午之詞,你有備而來,不作數。現在我出題,你要是能再寫一首,我便信你。”
“你信不信我,與我又有什麼相乾,你真當你是一顆大頭蒜?”
樂荊新官上任,三把火還沒燒呢,現在就被杜蘅如此輕視,不由惱怒:“你放肆!我現在是正八品官員,你一個草民敢對我這麼說話?”
“樂博士好大的官威。”
“子芳,不可對樂博士無禮。”封常在提醒杜蘅。
這個樂荊三甲之外的成績,而且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正八品了,以他在官場的經驗,要說他背後沒靠山,都不會有人相信。
不過也可以看得出來,樂荊不是什麼世家出身,窮人乍富,便開始抖威風了。
如果沒有後台,這種人在官場上活不過三集。
“封教授,我不是針對你,而是我這人嫉惡如仇,看不得有人弄虛作假,敗壞學風。”樂荊至少還肯賣封常在幾分薄麵。
封常在看著台下的杜蘅,淡淡一笑:“子芳,既然你能一口氣寫三十六首,也不在乎這一首兩首了。樂博士要出題,你正好可以請他好好指教指教。”他正好也看看,杜蘅是否正如女兒所說的才華橫溢。
果真如此,借助封家的關係,倒也不是不能培養。
“既然長輩說了,行,樂荊,你出題吧。”
“禪詩。”
封常在微微皺起眉頭,樂荊倒真是會出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