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杜重威被殺後,李守貞就成了驚弓之鳥,恐懼不安,加緊聚草屯糧、招兵買馬。
前有範延光,後有楊光遠,近看杜重威,一個血淋淋的現實擺在李守貞麵前:叛徒不會有好下場的。
不過在李守貞看來,自己是後晉時期的軍界大佬,又立有大功(平定楊光遠),且一向仗義疏財,在軍中頗有人緣,深受各級官兵愛戴,自認為實力滿滿,根本沒把年幼無知的劉承祐放在眼裡。
倘若與中央朝廷決裂,自己說不定還能借此機會問鼎中原呢。李守貞在短暫的憂懼之後,就異想天開地做起了白日夢。
李守貞一麵擴充兵力,一麵派人聯絡契丹,想致敬石敬瑭。在他看來,後漢劉氏與契丹是死敵,他與契丹必然可以一拍即合。然而他的轄境是河中護國軍,與契丹並不接壤,送信的使節幾乎全部巡邏兵捉拿。
李守貞有位親信,名叫趙修己,他明確反對李守貞搞事情,苦口婆心耐心勸阻,但李守貞一意孤行,置若罔聞。
趙修己苦勸未果,便托疾辭職,告老還鄉。
李守貞迷信佛教,與一位總倫和尚相得甚歡。這位妖僧經常給李守貞表演近景魔術,被李守貞當成活神仙供著。一般來說,凡是搞封建迷信、寵信妖僧妖道等“高人”、“大師”的,都沒有好下場,李守貞也不例外。
妖僧總倫為揣測李守貞的內心,說他掐指一算,李守貞將來可以當皇帝。李守貞大為歡喜,深信不疑。
某次宴會,李守貞拉滿弓弦,瞄準牆上掛著的《舔掌虎圖》,說道:“假如我命中注定有非凡的富貴,就讓我射中老虎的舌頭。”結果一箭射出,穩穩地射中老虎的舌頭。左右賓客一致鼓掌祝賀。從此之後,李守貞更加自命不凡。
趙思綰占據長安後,為了拉攏反叛力量,派人給李守貞呈獻了一套皇帝的龍袍,並向他稱臣、勸進。
這可送到李守貞的心眼兒裡了,“此乃天意!”李守貞立刻自稱“秦王”,派軍進駐潼關,為關西地區的小弟們撐腰,同時“任命”趙思綰為長安節度使。
同州也在關西地區,位於河中以西、長安以東,其節度使是老將張彥威。張彥威早就看李守貞心懷不軌,一直沒有放鬆警惕,當李守貞突然叛亂時,同州並未被其吞並,成為中央朝廷在關西地區的一枚楔子,為“中心開花”戰略打下了基礎。
長安、河中連叛的奏章十萬火急飛奏朝廷,朝廷調兵遣將,予以鎮壓。派郭從義掛帥出征,率領中央禁軍前往長安討伐趙思綰;派陝州節度使白文珂征討河中李守貞。
此時的幕後主謀——王景崇,還沒有撕去偽裝。朝廷將他移鎮邠州,任命他為邠州節度使;將原邠州節度使王守恩任命為長安節度使;同時將陝州節度使趙暉任命為鳳翔節度使。
王景崇老謀深算,他首先是以各種理由推脫,不肯離開長安去邠州赴任,私下裡瘋狂擴充軍事力量,對外宣稱是要討伐長安趙思綰;
其次,他雖然不肯去邠州赴任,卻以邠州節度使的名義召喚邠州的部隊來鳳翔會師,把鳳翔、邠州兩鎮的兵力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