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三鎮連叛3(2 / 2)

這番話一說完,趙思綰等人麵如土灰。王景崇說得太有道理了!我們決不能引頸待戮。

二是走群眾路線。

王景崇指使鳳翔的群眾代表、軍隊代表給朝廷上聯名信,大意是我們鳳翔全體軍民迫切希望由王景崇同誌主持鳳翔事務。

在王景崇的一番運作下,帝國西部再次陰雲密布。

趙思綰暗中對親信常彥卿說道:“小太尉(對趙匡讚的尊稱)已經落到他們手裡了,我們到了汴州,不過是死在一塊兒罷了,你說,咱們該怎麼辦?”

常彥卿與他相視一笑,意味深長道:“你懂的。”

都是一個廟裡的和尚,就彆阿彌陀佛了。Justdoit!

途徑長安時,長安節度副使安友規、巡檢使喬守溫出城迎接。他們當然不是迎接趙思綰等人,而是負責押送他們的欽差大臣、劉承祐的親信王益。

按照規矩,安友規、喬守溫在郊外的驛站設宴款待。負責軍營搭建的壕寨使在城東搭建了臨時軍營,以供部隊借宿,因為軍隊是不能隨意進城的。

這時候,這隊牙兵的將領趙思綰上前報告,說士兵們的家屬都在城裡,我們打算進城把家屬接出來,在城東的臨時軍營裡一塊兒居住。

這些人馬原本就是長安的牙兵,王景崇在阻擊子午穀的後蜀軍隊時,征調他們隨軍出征,還在人家臉上刺字做標記,以防止逃亡。在子午穀擊退李延珪後,王景崇又帶著他們向西進發,在大散關擊敗張虔釗,隨後又一同進駐鳳翔。

所以這支牙兵的家眷原本就在長安城中。

安友規、喬守溫認為趙思綰的提議合情合理,於是就同意了該請求。

趙思綰和他的部隊是沒有鎧甲和武器的,因為隻是奉詔征調,所以不僅要槍彈分離,還要人槍分離,這些規定都是為了防止士兵中途嘩變。

趙思綰帶著赤手空拳的部下從西門進入長安城,對看守城門的士兵突然發起攻擊,奪取他們的武器,控製城門,隨後攻占軍械庫,取出武器鎧甲。

安友規等驚聞嘩變,立即逃走。

趙思綰隨即控製了整個長安城,集結了城中青壯年男性,共得四千餘人,然後組織他們加固城牆、搶修敵樓和城垛,僅僅用了十天時間,就升級了長安城防係統,並形成了完整的戰鬥體係。

帝國西部局勢驟然緊張起來,此時,河中節度使李守貞也舉起了反旗,公然造反。於是,在劉承祐登基的第二個月,就迎來了他的考驗:三鎮連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