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杜重威(2 / 2)

赴任鎮州後,杜重威首先把安重榮的全部財產據為己有,這筆錢本應算作戰利品依法上繳到國庫的,杜重威不僅把這筆錢私吞,還把鎮州的國庫也全部私吞。

這波操作引發了極大的朝議,大臣們紛紛彈劾杜重威貪汙公款的違法行為。石敬瑭卻睜一眼、閉一眼,直接置之不理。

在吃掉安重榮的私人財產、鎮州的國家公款之後,杜重威又把貪婪的雙手伸進了鎮州百姓的褲兜,橫征暴斂、苛捐雜稅多如牛毛。

即便是遭遇重大災情,也毫不手軟。按照杜重威的邏輯,鬨災之後,人民群眾更應該加倍繳稅,以幫助官府賑災。

天福八年(943),石重貴剛剛登基,前半年旱災,後半年澇災,蝗災更是遍布全國、經久不衰,百姓紛紛流亡,甚至有些縣令都被迫流亡。石重貴為了維持國家機器的運轉和供養軍隊,下令強征百姓糧食,結果造成了數十萬人餓死。

其實在當時的命令中,所謂的“全國征糧名單”中,並不包括鎮州和定州。因為這裡是這輪災情的重災區,本身就是需要救濟的對象,所以石重貴特彆恩赦,免除兩鎮的征糧任務。

石重貴畢竟是這個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他對百姓的盤剝是有科學的考量的,要求是細水長流,可持續性剝削。在強征百姓錢糧的時候,不是全國一刀切,而是根據地區的實際差異,進行不同的額度攤派。

比如這次,就特彆免除了鎮州成德軍、定州義武軍的任務;即便是榜上有名的征剿對象,也有相對合理的數額限定。

就在悲慘的鎮州人民剛剛鬆下一口氣,想喊一聲皇上聖明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官杜重威大老爺愛國情操爆表,憤然上疏,表示全國一盤棋嘛,國家有難,八方支援,憑什麼我們鎮州不能伸出援手?杜重威強烈要求石重貴要一視同仁,堅決要求鎮州也要與其他地方一樣,向百姓征糧。

杜重威在其幕僚王緒的幫助下,鎮州征糧隊以極高的效率加班加點地忘我工作著,很快就搜刮來一百萬斛糧食。然而朝廷的指標僅僅是三十萬斛。

於是,杜重威把三十萬斛依法上繳,剩下的七十萬斛則流入了自己的腰包。然而杜重威的胃口還沒有得到滿足,他又派另一位幕僚李沼繼續征糧,又搞到一百萬斛。

皇上是要可持續剝削的,然而像杜重威這樣的官吏則是竭澤而漁、殺雞取卵,對百姓敲骨吸髓。不幸的是,杜重威的這種做法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朝廷隻讓鎮州百姓捐三十萬,杜重威卻搜刮來二百萬。

第二年,杜重威把這些糧食高價賣給鎮州百姓,又狠狠割了一把韭菜。鎮州成德軍百姓民不聊生,杜重威卻腦滿腸肥。

定州官員得知後,請示節度使馬全節,要不要效仿杜重威的做法,咱們也發一筆橫財。馬全節怒斥自己的幕僚,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白薯,學誰不好,非要學那個名叫杜重威的禽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