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二安之叛7(1 / 2)

得到安重榮叛變的消息後,石敬瑭調兵遣將,積極應對。命杜重威掛帥出征平叛,命安州節度使馬全節為副司令。

很明顯,又是讓馬全節帶飛、杜重威躺平蹭經驗。很多時候,統帥都是掛職而已,真正出力的是副統帥。

天福六年(941)12月13日,鎮州叛軍與朝廷大軍在宗城(今河北省威縣)西南方遭遇,隨即爆發了激烈的交火。

安重榮人多勢眾,擺出偃月陣。

偃月陣如同“>”,開口衝敵人,主將位於中心的拐角處,協調指揮兩翼。該陣型又像一個大口袋,把敵人引誘進中心看似薄弱的地方,然後兩翼包抄,把敵人包餃子;如果敵人分彆攻擊左右兩翼,則兩翼既可以相互支援,又可以變陣為圓形陣(先由>變成=,然後再迂回合圍成○),把敵人包圍在圓心。

其缺點之一就是需要足夠的兵力,《孫子兵法》雲“十而圍之”,否則薄皮大餡兒,勢如作死,敵人隨意選個方向就可成功突圍。

在這次遭遇戰中,安重榮在人數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故而擺出了非常自信的偃月陣。

繡花枕頭杜重威同誌運籌帷幄,非常配合地一連發動了三次毫無意義地試探性進攻,幫安重榮驗證了偃月陣的無敵優勢,成功地主張了敵人氣焰,有效挫敗了己方士氣。

於是,杜重威就決定避敵鋒芒,打算下令撤退。

指揮官王重胤趕忙製止,說兩軍已經進入戰鬥範圍,此時退兵乃兵家之大忌,敵人趁勢掩殺,我軍必然四散驚逃,撤退是不可能撤退的,隻能是潰退,一潰千裡,就完犢子了。眼下應該分撥精銳力量,分彆攻擊敵人的兩翼,我願率領契丹騎兵衝擊其中堅,唯有這樣,才能使之自亂陣腳,我軍才能勝利。

實際上,王重胤的意思是用自己當魚餌,主動投送進敵軍的口袋,引誘敵軍兩翼向中心合攏,然後我軍迂回到最外側,形成對敵軍的包圍。

我們簡單做個簡筆畫,形象地勾勒王重胤的破陣方案:

初始:三>

布餌:二一>

投餌:二一二

咬鉤:二三

二日

收網:亙

偃月陣的精銳力量全在中間,與主將在一起,因為這是他們的誘餌,必須抵擋住敵人的衝擊,並拖住敵人,才能讓兩翼合攏夾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