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二安之叛2(2 / 2)

安重榮用心險惡,從未真正樹立理想信念,政治野心極度膨脹,政治品質極為惡劣,權力觀、政績觀極度扭曲,****大政方針,製造散布政治謠言,陽奉陰違,欺上瞞下,撈取政治資本;為實現個人政治目的不擇手段,操弄權術;狂妄自大,恣意妄為……

安重榮拿對外關係說事,指責石敬瑭賣國,抨擊後晉政府喪權辱國,等等,且不追究其是否得當,即便後晉政權是漢奸集團,也改變不了安重榮的本來麵目。“石敬瑭是壞蛋”與“安重榮是壞蛋”是兩回事,把石敬瑭判為壞蛋,並不影響把安重榮也判為壞蛋。

高舉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不一定就是好人,賊喊捉賊,你照樣是賊。

每當契丹使節借道鎮州去汴州、洛陽,安重榮都會對他們百般侮辱,甚至將使節誅殺,故意給石敬瑭製造外交事故,使得石敬瑭疲於應對,拿出大量的經濟補償,還要卑躬屈膝地給人家賠禮道歉。

鎮州位於兩國交界的地方,除了作為南北交通的要道,這裡的民族情況也比較特殊,蕃漢雜居,大唐施行羈縻懷柔政策,使得各少數民族分散聚居於此,戰亂和災荒又加劇了其流動性,使得這一地區民族成分極為複雜,相互之間的關係也是盤根錯節。顯然,這裡成為了分裂分子的理想溫床。

其中一支吐穀渾部落,在“河東戰爭”時恰巧在幽雲十六州之內,隨著石敬瑭的割地條款,也就一並淪為了契丹人的二等公民。契丹一向歧視被征服地區的人民,往往是殘酷的盤剝、壓榨。

安重榮就派人秘密聯係這支吐穀渾部落的首領,引誘他們南下,回歸後晉。於是,這支吐穀渾部落的一千餘帳南下,從幽雲十六州進入後晉的領土。

契丹大怒,遣使責備石敬瑭違反條約、招降納叛。

石敬瑭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奉上厚禮賠禮道歉,並派部隊在太原、鎮州、忻州、代州等高山深穀中搜索、逮捕這批非法偷渡客,然後把他們交給契丹。

這一下,安重榮借題發揮,大肆宣揚:瞧,這個賣國的漢奸偽皇帝!

隨後,安重榮就加大了劑量:扣留了契丹使節拽剌,並派兵大掠幽州南部地區。還上疏聲稱吐穀渾、突厥、契苾、沙陀等部落的首領紛紛控訴契丹人對他們的壓迫,表示想要回歸中原,且契丹人已經開始做軍事動員,據說是準備南下入侵中原,而我則做好了當民族英雄的準備,寧可跟蠻夷侵略者同歸於儘。

當時,幽雲十六州之內的朔州發生了兵變,節度副使趙崇驅逐節度使耶律畫裡,契丹很快派兵圍攻。

安重榮借題炒作,說趙崇是要回歸中原的義士,希望後晉朝廷可以出兵順應天意、民心,跟契丹乾一仗,把幽雲十六州收回來,把身陷蠻夷的高級將領們救回來。

這篇上疏洋洋灑灑數千言,又給朝中各位大臣、地方藩鎮寫信,大意就是要逼石敬瑭跟契丹翻臉,挑動與契丹的戰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