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3:可疑的“貢物”
盧損在福建期間,始終沒能與王繼鵬進行正式會晤。當盧損回國的時候,王繼鵬派吏部員外郎鄭元弼跟隨盧損一起北上,隨身帶了一封國書,還帶了不少貢物。
石敬瑭聽完了盧損的彙報之後,打開了王繼鵬的書信,結果是勃然大怒。因為信中辭多不遜。
有多“不遜”?王繼鵬在信中指責中原政局動蕩不安,總改朝換代,皇帝換來換去,總之,你石敬瑭自詡為中原之主,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你們虧心不?彆整天感覺自我良好,還動不動就以“天朝上國”自居,還說我們是蠻夷,我們比你們穩定多了!我也不跟你丫廢話了,今後晉閩兩國平等,來往使用“敵國禮”。
石敬瑭大怒,下令將閩國使節鄭元弼投入大牢,把他帶來的禮物送回去,我天朝上國地大物博、無所不有,誰稀罕他那點兒破爛東西?退貨,拒收!
兵部員外郎李知損急忙上疏阻攔,“彆呀,把貨留下唄。”
石敬瑭一想,那倒也是,得了,人也扣下,貨也扣下。
閩國特使鄭元弼很有膽略,上奏石敬瑭,說我們的主子原本就是沒文化的蠻夷,不懂規矩,不知禮數,他說了好聽的話,也不值得您高興;說了不中聽的話,也不值得您動怒。您正要向天下人民作出表率,難道就乾出今天這種事來?不怕被天下人恥笑嗎?這樣吧,我願意以一死替我主謝罪,您殺了我吧。
石敬瑭忽然對鄭元弼肅然起敬,於是下令將其無罪釋放,賜給他一些禮物,將他禮送回國。
就在鄭元弼出使後晉的時候,閩國內部再次發生宮廷政變,王繼鵬被殺,他的叔叔王延羲登基稱帝。
王延羲稱帝後,第一時間派人去後晉,彙報說王繼鵬被禁軍所殺,自己被擁戴為福建地區最高軍政長官,並強調自己隻是“威武軍節度使”,否認自己稱帝,表示願意稱藩於後晉,恢複舊好。
所以有人認為這才是石敬瑭釋放鄭元弼的主要原因。
另據記載,王繼鵬曾通過海路與契丹取得了聯係,如今耶律德光聽說石敬瑭扣押閩國使節、禮物時,就勒令石敬瑭無條件放人,然後把閩國的“貢物”送到契丹來。耶律德光告訴石敬瑭,說這是閩國來孝敬爹的,你敢半路截胡!
如此,石敬瑭人財兩空。
線索4:拒絕封爵
有權威史料記載,說石敬瑭一開始冊封王繼鵬時,王繼鵬是拒絕的。王繼鵬回複說我已經是大閩國皇帝了,再接受你們大晉國的冊封,就不太合適了。
石敬瑭無奈,隻得宣布與閩國斷交。
晉閩兩國的外交關係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幾經波折,從斷交到邦交正常化,從正常化再到斷交,從斷交再恢複正常……期間閩國連續發生兩次宮廷政變,王延政、王繼鵬兩位君主遇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