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後晉建立(2 / 2)

耶律德光技高一籌,在PPT階段就讓石敬瑭的創業團隊走綠色通道,直接IPO。讓石敬瑭稱帝,就等於落實了“賣國三條”。因為隻有中原皇帝才能割讓幽雲十六州,一個河東節度使是沒有這個權利的,所以呀,你小子先登基稱帝再說。

石敬瑭稱帝後,即便今後契丹人與趙德鈞兩敗俱傷,即便他成功賴賬,他也無法洗脫自己“賣國賊”、“大漢奸”的罵名了。所以他再三推辭,也是有這一層意思的,隻不過被耶律德光輕鬆識破,逼他必須立刻稱帝。

耶律德光9月出兵,並與石敬瑭會師,10月就冊封石敬瑭為“晉王”,11月就逼他當皇帝。

清泰三年(936年)11月12日,在太原南部的柳林築起高台,耶律德光解下自己的龍袍,披在石敬瑭身上,宣布冊封“晉王”石敬瑭為中原皇帝,改國號為“晉”(史稱“後晉”)。

有幾個比較有意思的細節:

1,後梁與後唐存在著半年的疊加期,後晉同樣與後唐也存在近兩個月的疊加期。石敬瑭稱帝的時候,晉安寨的張敬達仍在抵抗,李從珂的後唐朝廷也還存在。

2,石敬瑭登基稱帝時穿的是契丹皇帝的服飾,而且是耶律德光解下自己的衣冠,並親自為他穿戴。這是帶有象征意義的儀式,表示石敬瑭的法統來源於契丹人的冊封,石敬瑭不是“君權神授”,也不是“人民擁護”,而是“君權契丹授”。

3,在冊文中,明確寫著“……谘爾子晉王……所以餘視爾若子,爾待予猶父也。”確立了後晉與契丹“父子之國”的關係。

4,石敬瑭稱帝後,照例要改元大赦,他宣布改“長興七年”為“天福元年”。“長興”是明宗李嗣源的年號,李從珂登基後改元“清泰”,今年是“清泰三年”。石敬瑭此舉也是一種政治需要,他要否認李從珂,因李從珂是靠非法政變而篡權的,李從珂朝廷是非法政權。

稱帝之後,耶律德光親自為他推薦了一個宰相——桑維翰。耶律德光意味深長地告訴石敬瑭,“你可要好好感謝桑維翰!”

石敬瑭稱帝後,以趙瑩、桑維翰為宰相,桑維翰還兼職樞密使;劉知遠為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

桑維翰原本就是石敬瑭的頭號謀士(掌書記),按照慣例,節度使稱帝後,其掌書記一定是宰相或樞密使。既然金主爸爸親口點名了,那就宰相+樞密使,夠給麵子了吧?

耶律德光之所以親自推薦桑維翰,也不是嘴上說的那樣,此人有才華並且對石敬瑭忠心耿耿,而是因為桑維翰是石敬瑭集團裡最堅定的“親遼派”,桑維翰可以說是石敬瑭親遼賣國行動的總設計師,是他力主割地奉遼。

桑維翰是契丹利益的忠實維護者,讓他掌握石敬瑭集團中的實權,符合契丹人的利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