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平南詔,是王建的一大豐功偉績。
王建曾做一篇“誡子書”,是寫給前太子王宗懿的,裡麵有王建的自評和對王宗懿的誡勉,其文略曰:
“吾提三尺劍,化家為國……故百官吏民,愛朕如父母,敬朕如天地。汝繈褓富貴,不知創業之艱難……”
該文被收錄進《全唐文》,名為《誡子元膺文》,因王宗懿被立為太子後,曾改名為王元膺。
可以看得出來,王建的自我感覺相當良好,認為自己“恭儉畏慎,勤勞慈惠”,認為全國人民愛他如父母,敬他如天地。
然而前文說過,他在臨終前,曾說自己看見無數的百姓冤魂圍繞著他,詬罵他重賦厚斂。
王建入主西川之初,確實勸課農桑、招撫流民,發展經濟,使得川蜀地區成為當時最富庶的地區之一。然而他也的確采取了高稅的政策,百姓的負擔很重。一次在他過生日的時候,謀士馮涓為他獻上了一首《生日頌》,前半部分歌頌王建的功德,後半部分則是描繪百姓的困苦。
王建聽後相當感動,感歎說:“有您這樣忠直敢諫的人在身邊,何愁不建功業!”隨後重賞馮涓,並減輕了賦稅。
然而王建在稱帝後,又恢複了苛捐雜稅,百姓負擔日益加重。
據說王建搜腸刮肚地巧立名目,蜀地的幾乎全部商品都要交稅,百姓苦不堪言。某次,王建親自視察成都的蠶市,看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熱鬨繁華的貿易,靈感突發,對左右說道:“養蠶生意如此火爆,咱設置一個桑樹稅,必然能賺錢!”
消息不脛而走,百姓恐懼不已,一夜之間,成都城外的桑樹都被砍光。前蜀的重賦厚斂可見一斑。
馮涓多次勸諫,讓王建減輕稅賦。王建也非常器重他,籌備建國的時候,馮涓與韋莊都是王建欽點的宰相人選。
與韋莊的積極幫助王建稱帝不同,馮涓堅決反對王建稱帝,如同張承業反對李存勖稱帝一樣。當王建正式稱帝之後,馮涓堅辭宰相,閉門不出,很快就憂憤而死。
王建死後,太子王宗衍登基繼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