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大遼立國(1 / 2)

後梁南部邊疆出現危機,由於“嶺獨”分子劉岩建國稱帝,使得今兩廣地區南部、越南北部、海南島等廣袤土地脫離後梁控製,致使後梁版圖嚴重縮水。

這些地區,再包括其北部兩湖地區的潭州馬殷、荊南高季昌,東部的福建王審知、杭州錢鏐,也就是“8”字下麵的圓圈,一直以來都隻是名義上臣屬後梁,實際上則享有極高的自治權,但隻要不公開脫離後梁、繼續奉後梁正朔,那麼這種名義上的歸附也是後梁的一筆政治資產。

劉岩的悍然獨立,在南中國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一定程度上對“十國”的出現起到了推進作用。自此之後,淮南、福建、湖北、湖南的割據勢力紛紛建國稱帝,“十國”局麵出現。

雖然王建的前蜀政權早於劉岩的南漢政權,但王建從未臣屬於後梁,自始至終都不是“親朱派”,與淮南、河東、鳳翔並成為後梁的勁敵、對立麵。所以王建建國稱帝,對後梁政權的傷害性極小。

劉岩則與王建有著本質的不同。劉岩繼承了劉隱的衣缽,而劉隱恰恰是在朱溫的支持下,取得了嶺南之地,並且長期位列“親朱派”陣營。站在後梁的角度上看,王建稱帝屬於外部事務,劉岩稱帝屬於內部叛亂。

而麵對境內割據勢力的公開反叛,後梁中央政府居然束手無策,無計可施,這令後梁顏麵儘失。

劉岩稱帝的舉動,無意間讓全天下都看清了後梁政權的外強中乾(河東李存勖讓全天下都看清了後梁外也不怎麼強)。

所以,後梁與南漢劉岩之間雖無正麵衝突,隻是幾句隔空喊話,但劉岩稱帝對後梁政權的傷害性是極大的,甚至可以說加速了後梁帝國的分崩離析,加速了後梁的滅亡。

【大遼立國】

世道好輪回,蒼天繞過誰。當後梁遭遇南部危機時,河東集團也陷入了嚴重的北部危機,並且這次北部危機受內外雙重勢力的合力作用。

大唐帝國憑借強大的綜合實力和統治者的卓越政治智慧,構築了一個以中原華夏文明為核心的國際(亞洲)秩序,獲得了周邊民族的普遍認可和擁護。

特彆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強漢、還是盛唐,亦或是其他時期,華夏文明從來都不曾稱王稱霸、從未欺淩弱小,從不奉行霸權主義,不像現今某國,披著世界警察的外衣,喊著維護和平的口號,自詡世界燈塔,卻乾著最為卑鄙齷齪的勾當。

大唐帝國可以作為華夏文明“對外擴張”的一個典型。華夏文明憑借先進的科學技術、政治製度、文化底蘊,被周邊相對落後的民族由衷地敬佩、崇拜,繼而心生向往,主動以華夏文明為導師,學習中原的政治製度、文化、科技等,主動接受漢化。

換言之,大唐帝國“地區霸主”、“世界老大”的地位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自身魅力,贏得了其它民族的主動歸附。大唐帝國與周邊各民族的宗藩關係是自然形成。

大唐自開國之初,就對周邊各民族奉行懷柔羈縻政策,不搞政治歧視、種族歧視。大唐的開放包容,自古罕見,無須贅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