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淮南不香嗎(2 / 2)

上天給朱溫開了個小小的玩笑,為他關上了徐州的門,又順手關上了河北、山西的窗。也許隻有淮南,還留了一條窄窄的門縫。

【淮南不香嗎】

自高駢死後,淮南地區便陷入長期混亂之中。朝廷意圖假借朱溫平定淮南,故而授予朱溫“淮南節度使”一職。

朱溫當然也想染指淮南,但當時的時機還不成熟,否則朝廷也不會這麼慷慨。

所以朱溫的這個“淮南節度使”也是有名無實的空頭銜,不過這也為朱溫插手淮南事務提供了正當理由。要把淮南收入囊中,朱溫還需一個時機。

現在,時機成熟了。

畢師鐸以鋤奸為名在淮南作亂,勾引秦彥入駐揚州,廬州刺史楊行密以此為由興師討伐,驅逐畢師鐸、秦彥,占領揚州;孫儒脫離蔡賊秦宗權控製,也來爭奪揚州。淮南因此陷入戰亂,兵征不止。

朝廷又故意將朱溫拖進這灘渾水,任命朱溫為淮南節度使。朱溫將計就計,做了個順水人情,表奏楊行密為淮南留後。讓楊行密做朱溫在淮南的代言人,充當朱溫插手淮南的墊腳石。

揚州幾經戰火蹂躪,居民隻有寥寥數百家,而且城中早已無糧,幾乎是一座空城。楊行密占領揚州,未受其利,反受其累。

楊行密的處境相當尷尬,表麵是冉冉升起的政治黑馬、光鮮亮麗的新上市公司,背後卻暗藏破產清算、強製退市的風險。

這是因為楊行密的部隊主要是通過短期貸款(借兵)和企業兼並重組(招降納叛如呂用之、高霸等)等融資手段支撐起來的,高倍杠杆,風險係數極大。

“揚州項目”的收益根本無法覆蓋居高不下的融資成本,公司實際已經資不抵債,淨資產為負數。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基於公司慘不忍睹的財務報表,這些合夥人隨時可能撤資斷供,掐斷現金流,讓楊行密集團一夜之間崩塌。

雖然楊行密采納了智囊袁襲的建議,將合夥人肉體消滅,但依然沒有扭轉虧損的局麵。因為脫離了蔡賊集團的孫儒對楊行密構成了巨大的外部威脅,還劫走了楊行密留在城外的糧草輜重,讓他雪上加霜。

毫無疑問,楊行密通過一係列係統性大清洗,已經對這支部隊擁有了絕對的控製權,集團力量得以壯大,但依然沒有壯大到足以與孫儒抗衡的地步。

於是智囊袁襲再次獻策,建議楊行密以退為進,放棄揚州,退保廬州老巢。先保殼,徐圖後計。

這是個艱難而痛苦的決定,一般人很難做到割肉止損,隻會被套牢。楊行密不是一般人。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楊行密要用一座揚州城,換取南中國。

孫儒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果然對揚州發動了新一輪攻勢。楊行密按計劃,有序撤往廬州,雖然痛失揚州,卻保存了有生力量。

孫儒入駐揚州之後,自稱淮南節度使。

楊行密離開揚州的時候,忍不住回望這座美麗的古城,心中五味雜陳,“I will be back!”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