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廠就屬於效益不行的,雖然有了合資新廠,但開工才一個月,根本沒見回頭錢呢,所以分紅什麼的無從談起。原廠職工的平均工資依舊在二百到三百之間。
每月有二百塊錢的進項,如果沒有大事小病,光吃飯,差不多天天能見點兒葷腥。
給錢這個事兒,其實李焱家的人都知道,隻不過李焱睜隻眼閉隻眼,每月按時給母親送錢;劉鳳芝乾脆就是裝傻,權當沒這回事兒;而李愷呢,隻要他們不搗亂,就當破財免災了。
畢竟親情這個東西,誰也沒辦法計較,總有吃虧的,也總有占便宜的。
伴山屯的“新農村建設”計劃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現在“工業區”以紙廠為依托,又相繼投建了紙箱廠、印刷廠、包裝廠,塑料包裝材料廠也在建設中。塑料廠引進歐洲先進的bopp生產線和全自動分切機,生產bopp係列包裝膜,消光膜、珠光膜、鍍鋁膜甚至香煙包裝膜。
這個項目投資較大,伴山屯是根本弄不起來的,隻能吸收投資。於是蘇博林及時入場,投資額百分之八十,占股百分之七十。不止這個項目,伴山屯大部分工業項目都有他的投資。
“養殖區”也在擴張中,除了擴大原本的養豬場和養雞場,又增加了養鴨場、養羊場、養牛場和小規模的養鹿場。
按說這麼多的養殖項目,需要循序漸進的慢慢投建,可架不住有錢啊。
蘇博林甩下了一個億,直接將這些項目推上了“快車道”。
現在,伴山屯閒置的土地已經所剩無幾,不得不跟坳山坪和富昌村合作,也算帶動他們一起致富,畢竟三個村的關係源遠流長,以前還是同一個生產大隊,合作起來很和諧。
養牛場分為兩個,一個是肉牛養殖場,建在伴山屯村尾;一個是奶牛養殖場,建在富昌村村頭,相隔十幾米。
富昌村同期建設的還有一個奶廠。李愷的大堂姐夫徐傳宗,最近表現良好,不管是真心悔改也好,被李愷兄弟打怕了也罷,總之現在對李慧和小安寧非常好,稱得上是“賢夫良父”。於是被奶廠“特招”進廠,成為一名擠奶工,李慧則是奶廠的檢驗員,兩口子加一起每月七八百的收入。
坳山坪村承接了養兔場,同時還有一個兔肉加工廠。
剩下的都是“種植區”的合作。
“種植區”的合作主要是“大棚種植”。坳山坪的村乾部和村民,眼光和魄力要比伴山屯強,當初山地承包就是他們村先搞起來的。所以伴山屯一說出技術並且包銷路,坳山坪村在一個月時間裡,就出現了五十四座“暖棚”,比伴山屯還“猛”,伴山屯折騰到現在才四十八座“暖棚”。
富陽山的改造也在轟轟烈烈的進行中,同樣分為幾個區:
“果樹林區”,包括桃林、杏林、蘋果林、梨樹林、乾果林(栗子樹核桃樹等),其中以桃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