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人生》全本免費閱讀
三天後就是安城一中開學的日子,李家決定搬進“紐麻胡同”,好早做些準備,也提前熟悉一下周邊的環境。
按說應該更早些搬過來,不過李焱一家整個兒暑期都很忙,脫不開身。
關於搬過來後的住宿安排,也幾次變動。李焱兩口子住正房東屋,這是毫無疑義的,東屋曆來是家主的臥房。
按理說李愷作為兒子可以住正房西屋,但讓冉玥住廂房,於情於理有些不妥。所以決定冉玥住西屋,李愷和劉大龍住東廂房。
後來陳文知道後,也要跟著搬過來。陳文的父親大部分時間不著家,平時陳文在李家呆的時間比在自己家還多,要不是李焱夫婦覺得已經認了一子一女,不宜再多,陳文也就一個頭磕地上了。
接收了陳文,李愷本著“一隻羊是趕兩隻羊也是趕”的原則,順嘴問了問周磊,反正都是在一中上學。周海忠聽說後,自然是欣喜的應下。有人幫忙照顧孩子,孩子上學也方便,肯定是同意的。
再不久,喬祥棟也找上門,希望喬娜也能過去。一者喬家和李家是起家時的合作夥伴,張這個嘴不過分;二來安城二中在“紐麻胡同”和機械廠的中間,甚至是在李焱上班的必經之路上,李焱上班時捎帶上孩子就行,算不的麻煩。
然後,楊靜和苑鐵柱也先後加入了隊伍,“紐麻胡同”的院子成了學生宿舍。
也虧得安城三中在北邊,不然李焱家可能還要再買一套院子了。
最後的安排是,大院裡李焱夫婦主東屋,冉玥住西屋,喬娜和楊靜住東廂房。
小院裡李愷住東屋,劉大龍和苑鐵柱住西屋,周磊和陳文住東廂房。
孩子太多了,做飯成了問題。李焱舍不得媳婦辛苦,找了一位大媽專門做飯,隻負責每天的晚飯即可,早飯都是買著吃,胡同口有幾家早餐店,油條包子都有,偶爾也可以換換口味,吃麵包喝牛奶。至於午餐,各自在學校解決,一中二中都有學生食堂。
沒有家長提出費用的事情,李家不差錢,而且都是關係不錯的朋友,提錢反而疏遠了。
其實學校裡也是有宿舍的,隻不過現在的規定隻允許安城市外環路以外的學生住宿,機械廠宿舍不屬於這個範圍。
薛妍沒有加入新的團隊,她知道自己要想跟過去很難,媽媽那關就過不了。無非就是路上辛苦一些,犯不著和媽媽發生衝突。
母女倆平時很少犯話,保持相安無事已經很不容易了。
九月一日,天氣晴朗,萬裡無雲,開學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