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百年鹵湯(三更)(2 / 2)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他們就要專門準備一口鍋來煮,隻放肉,不能放一點點素菜。

“放了素菜,容易變質。所以每次熬煮的時候,都要不斷的加入香料和水,還要注意不能放素菜進去。”

“一鍋湯舀多少,放多少,這個都是有比例的,到時候我會教你。現在我們先把熬高湯的那口鍋準備好,還要準備一口單獨存放的陶罐,以防萬一。”

“等什麼時候,你這一鍋湯出了名,人人都饞一口你這兒的老鹵汁,那你這鍋湯就成了超特級了。”

所謂的超特級,是需要靠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慢慢熬出來的。

這東西,不是後來有了技術,就能隨便代替的。

劉大嬸一臉驚訝,沒想到這熬高湯學問還這麼大。她道:“原來百年高湯的秘訣不是不停火,而是早晚各熬煮一次啊,我一直以為,那些什麼百年老店,他們真的熬煮了一百年都沒停過火。”

“他們說的百年沒停過火,是指那鍋湯煮了多少年,不是說火一直沒停過。我們也煮一鍋幾十年的,到時候也開一個百年老湯鹵料店。”

“好,我們也開一個百年老湯鹵料店。”

兩人對視一眼,笑了起來。

兩人商量妥當後,就開始準備了。

正好劉大嬸給兒子劉財單獨修了一個院子在隔壁,灶房什麼的還沒擺上,現在用來熬這鍋“百年老湯”正好。

劉財一聽這鍋“百年老湯”要自己負責,心裡也高興,感覺親娘、乾娘都疼自己,有什麼好東西都想著自己。

而另一邊呢,劉大嬸也在考慮擴建“劉氏鴨蛋作坊”的事。

既然以後不隻賣皮蛋、鹵蛋了,那麼這名字也得改一下,家裡隔壁還熬著高湯,進進出出那麼多人也不方便,還得把“作坊”挪到外麵去。

夏厚德聽了以後,立馬給他們批了一塊地,作為“村投資”。

是的,沒錯,地是公中的,劉大嬸想用肯定得交“租金”。夏厚德沒要錢,要了一部分股份——劉氏作坊賺得越多,交給寧山村的“租金”也就越高。

而這筆錢,夏厚德也指定了,這筆錢以後會用來做村建設。

“以後我們村條件肯定會越來越好,大家都有錢以後,不能隻光顧著自己,也得顧著我們寧山村的發展。”夏厚德說道,“一家分了多少錢,那肯定沒意思。我的想法是,以後這種村集體的錢就用來建設村子,比如修個水渠、建個書塾……甚至有一天,錢多了,還能過年過節的時候,給村裡的老人和孩子買些東西。”

水渠沒什麼,但這個書塾……

劉大嬸瞪大了眼睛,她望向白佩佩,想問:你男人這是怎麼了?竟然想建書塾?!

白佩佩眨了眨眼睛,這是她之前和夏厚德商量好的,有問題嗎?

“這書塾……怕是不好建吧?”劉大嬸猶豫了一下,說道,“不是立個屋子,就是書塾,我們還得請先生。一個人家要願意來,另一個,還要給人家錢……”

“你請人家來教孩子,肯定要給人家錢啊。”白佩佩故作不解,說道,“要不然,誰給你白乾活?就是你作坊,你請人家幫忙,不也要給工錢?”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們請不起。”

“嫂子,我們還沒請呢,你怎麼知道請不起?我們說的是以後的事,又沒說現在。現在我們是請不起,那萬一以後有這個錢了呢?我們就是先立一個目標在這兒擺著。有了目標,我們就有了前進的方向,知道以後村子該乾嘛了,大家把力氣往一個地方使,還怕建設不好我們寧山村?”

劉大嬸表示:你們也挺敢想的,也不怕人笑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